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水运发展战略构想

(2025-01-06 21:19:22)

湖南水运发展战略构想

湖南省政府参事  郭辉东

 

湖南具有发展水运的良好条件。本文拟对湖南水运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特别是航道建设及航运用水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期盼有关部门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对发展湖南水运根本性的重大举措及早进行谋划。

一、湖南水运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和战略目标

战略是长远方略,是对全局的运筹和谋划,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战略具有方向的明确性、全局的协调性、客观的合理性、规划的超前性、现实的可行性,有利于避免全局性的失误和宏观指导上的失策。战略谋划的是具有长远意义的重大问题,没有长远打算而应付眼前的谋划,都不是战略谋划。

(一)湖南水运发展战略是对水运发展过程中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作出的谋划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运水运,有水才能运。有相应的水才能载相应的舟,有相应的水道才能发展相应的水运,有比较干净的水才能更好地发展水运。拥有一湖四水的湖南,具有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滨海地区不同,与江浙等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不同,也与鄱阳湖、太湖水系不同。因此,湖南水运发展战略,必须适合湖南的省情。

湖南水运发展战略,是对湖南水运发展过程中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作出的谋划。发展湖南水运应当遵循积极慎重的方针,总体设计,全面配套,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空间意义上从全局出发,妥善处理好协调性与同步性的矛盾。时间意义上从长远出发,妥善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矛盾。在一个时期内,只能是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在发展速度上,只能量力而行,稳步前进。

湖南水运的战略重点,是指水运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本身又薄弱的环节。我认为发展湖南水运的战略重点是航道和航运用水。

(二)湖南水运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天生地成加人为,湖南具有发展水运的良好条件。

湖南水运网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水及其主要支流为脉络,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城陵矶为起点,向东、南、西、北四面辐射,南极潇湘,西通巫峡,西南接黔渝,北连汉江,东达上海,3000吨至5000吨级驳船可通江达海。


(三)湖南水运发展的战略目标


按照湖南振兴水运设想,今后一段时间将主要做好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一是把湘江建设成为北接长江、南联珠江的南北水运大动脉,衡阳、株洲和长沙航电枢纽的兴建,湘江衡阳至城陵矶439公里航道可达1000吨级标准;二是建设贯穿湘西北沅水和洞庭湖区的高等级航道网络,形成横穿洞庭湖区的一纵一横、通江达海的主通道,建设常德至鲇鱼口1000吨级航道和安乡至茅草街500吨级航道,在湖南金紫至常德553公里航道全部形成三四级航道,内纳怀化和湘西自治州,上连贵州镇远并向西南延伸,重现昔日“茶马古道”的水运风采;三是开发建设益阳至芦林潭73公里1000吨级航道,沟通湘资两大水系及湘中湘北地区;四是打通洞庭湖进入长江的西北通道,建设整治淞虎线安乡至太平口102公里四级航道,视情况建设由茅草街经安乡至太平口155公里三级航道,使淞滋河虎渡河航线成为湖南进入长江、直探川渝的重要出口;五是扩建码头,增设起吊仓储设施,建设以城陵矶为中心的通海港群。向上延伸湘阴港、长沙霞凝港、湘潭港、株洲港、益阳港、沅江港、茅草街港、常德港、津市港等沿江沿湖港口。力争在2020年建成以洞庭湖为中心,连通湘资沅澧四水的航运体系。

二、近期发展湖南水运应当抓紧做好的工作

(一)以规划指导发展,以规划促进发展,力争水运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能耗低、占地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必然方向。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加速发展内河航运,内河水运已成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因此,以铁、水、公、空和管道运输为主要特征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必须因地制宜、各展所长、衔接有序、协调发展。

促进中部崛起,交通要先行。在全国交通大网络中,湖南应突出强调跨省重大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衔接和功能互补,按照“强化通道,完善网络,突出枢纽、注重服务”的方针,逐步建立起体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隙衔接”功能的综合运输站场体系,重点做好湘江、沅水航道和岳阳、长沙港建设。

(二)以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尽早建成湘江长沙航电枢纽工程,把湘江建设成为北接长江、南联珠江的水上大动脉。

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中,应尽早建成湘江长沙航电枢纽工程,并使湘江风光带成为长株潭美丽山水城市群的重要纽带。在长沙建设综合枢纽,利多弊少,利大于弊,非建不可。从航运方面看,枢纽库区死水位如能达到3031,可渠化2000吨级航道128公里,使长株潭至城陵矶形成一条水深稳定的水运主通道。如果长沙综合枢纽不建或迟建,河道中一些碍航浅滩和礁石,势必影响船只通行与水运发展。

从水环境看,从长沙到株洲湘江航道的水面能四季给长株潭三市带来灵气,把山、水、洲、城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充满享受自然的美丽山水城市群,并确保用水安全。

(三)扎实展开千里湘江碧水行动,力争把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

湘江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的黄金水道,干流全长856公里,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由广西全州斗牛岭流入湖南,湖南境内660公里,是长江水系第五大支流,自南向北流经湖南的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到湘阴县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汇合资水、沅水、澧水等河流,经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是湖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

随着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上马和湘桂运河在整修、扩展和改进,不久的将来乘船从长江经湘江直达珠江不再是一个梦想!湘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莱茵河,成为北接长江、南联珠江,长达数千里的南北水运大动脉。

(四)加速湘资沅澧四水航运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把四水建设成为人水和谐的健康河流,并成为良好的航运通道


湖南省1960年通航里程曾达到17098公里的高峰,但到1987年通航里程下降为10005公里。湖南已建水库13334座,其中大型19座,中型264座,总库容近400亿立方米。在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中,必须慎重处理发电、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泥沙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各有关方面的要求。坚持科学调度,兼顾工农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防汛抗旱、水力发电、航运用水以及维护河流健康生态用水的需求。


三、统筹兼顾,尽早谋划,从战略高度解决制约湖南水运长远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一)在发展水运的同时,加速湖南人水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制定湖南水运发展大方略,一定要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正确处理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关系,力求科学发展。

湖南有大小河流5341条,水域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应当在加速建设主要河流梯级枢纽水电工程的同时,花必要的力量使已有水利工程和航运设施充分发挥配套作用,并进行整治河道和水库清淤,让清灵之水润泽潇湘大地。湖南每年尚有500亿立方米洪水白白流走,如何科学利用雨洪资源?不靠天不求人的可靠方法是对江河湖库塘进行疏浚和清淤,特别是要对长沙至株洲湘江河段与洞庭湖主航道区进行深挖疏浚,提高地面水体的储水功能。

(二)三峡水库运用后,水文、泥沙和航道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应寻求解决洞庭湖航运用水和航道建设的新对策


应当适时调整洞庭湖整治思路,从长远看应寻求解决洞庭湖航运用水和航道建设的新对策。比如:在低洼地带即本来是自然湖泊的地带以及洞庭湖主航道区,深挖一批大型人工湖泊,把洞庭湖这个盛水的大碟子变成若干个装水的大坛子,解决湖区“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的问题,发挥湿地储水作用,也有利于解决航运用水与河湖生态用水

(三)沟通湘桂运河把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

湘桂运河是我国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第一条历史航运水道。筑在湘江之上的“人”字型拦河大坝,将七分水自然分流回湘江,三分水经运河入漓江。自隋代开通南北大运河后,广州船只可直抵京城西安、洛阳、开封和北京,既便舟楫,又利灌溉,其沿渠斗门是现代船闸的先导,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对湘桂运河的整修、扩展和改进,无疑会成为我国一项令人瞩目的水利工程。

本文作者19988月撰写《洞庭湖治理与开发》一书时专访过“长江王”林一山,时年87年岁的林老是这样说的:“对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灵渠,我专门进行了研究,1000吨大船可以走,我亲自去看了,工程量不大,湘江上游建一个梯级工程,漓江修一个升船机,鱼嘴修一个水平沟渠就可以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聪明今人胜古人。22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能修建灵渠,并通行到20世纪初期,当今的现代人难道不能再次连通吗?

把湘桂运河建成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三级航道。目前湘桂运河走向有东、西两线方案。一是沿湘江上游经灵渠沟通广西桂江,汇入珠江;二是沿湘江至永州萍岛后,经潇水走永明河沟通广西桂江,汇入珠江。也有可能两个方案采用。

现代世界是网络的世界,水网是所有网络的基础之一。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大运河以及钱塘江将连成一个大的水网。如果湘桂运河、赣粤运河连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南通粤港澳,北接汉江,东北达京津,东接长三角,中华大地就能编织出一个巨大的水网。

湘桂运河、赣粤运河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航道规划中沟通两大水系的两条运河。赣粤运河需新开凿沟通,湘桂运河只是恢复和扩展。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实施这样的工程是完全可行的。

当代湖南人有智慧、有能力、有条件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谱写新的篇章。湖南人有一个美好的期盼:随着湘江长沙航电枢纽上马和湘桂运河的整修、扩展和改进,不久的将来乘船从长江经湘江直达珠江不再是一个梦想!,三湘四水一定会出现百舸争流、万船连轴的壮美景象。

 (作者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原巡视员。此构想已基本实现。2025年1月6日郭辉东万化境博客再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