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瓯山人
东瓯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60
  • 关注人气: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可辛的话切中要害——略谈电影编剧问题

(2009-08-30 11:16:59)
标签:

电影

编剧

华表奖

杂谈

昨晚陈可辛是电影华表奖的编剧奖颁奖嘉宾,在开奖之前,他说了简短的几句关于编剧的话,可谓专业水平,切中要害。他说编剧是一剧之本,一部电影如果剧本好,导演略次问题不大,反之就不行(大意)。

这是行家的话,也是他的经验之谈。

夏衍是电影编剧的圭臬,当年的《林家铺子》和《革命家庭》等剧本几乎对影片的水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后来的编剧大都没有夏公的显赫地位,也缺乏夏公的功力,所以其社会地位在电影界几乎是每况愈下。加上“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的口号的渲染,有些导演也恶性膨胀,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只要玩镜头玩场面玩色彩玩特技玩大腕就OK了。于是胶片垃圾堆积成山,观众花钱进影院骂“大片”老娘……

即便昨夜的华表奖颁奖现场,留给二位优秀编剧奖获奖者的表现场面也远不如陈凯歌、冯小刚的充分,陈凯歌和冯小刚分别滔滔不绝发表了获奖感言之后,居然又紧接着来了个由陈凯歌“叙说”的一人主演的节目;这说明颁奖晚会策划者的思想上还是存在偏重导演轻视编剧的因素。

两部获优秀故事片大奖和导演奖双奖,最为引人瞩目的《梅兰芳》和《集结号》均未获编剧奖,这是耐人寻味的。我甚至质疑缺乏顶尖编剧艺术的影片凭何资格获最高奖?靠导演的镜头运用?演员表演?特技创新?这些似乎对一部电影来说还是其次的,而剧本的思想内涵和深度以及表现技巧才是首位的。只有思想有震撼力,才能撼动人心,激起社会反响,实现教化功能。否则,只能剩下一堆花里胡哨的技术碎屑。这也就是陈可辛所说的剧本对电影的决定性作用。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为何讨好?其实大半归功于编剧;《梅兰芳》的编剧水平与《霸王别姬》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水准也差远了。

而获编剧奖的两部片子《沂蒙六姐妹》和《大河》虽入围优秀故事片奖,但其与同样获优秀故事片奖的《超强台风》一样,似乎既无宣传力度,也无票房效应,均无什么社会影响,可能纯属某种政治上的考虑安排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编剧奖的示范效应也就大打折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