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制豪气,还是仲裁学问?——《论语》译文比较106

(2009-07-11 11:04:11)
标签:

《论语》

版本

比较

文化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篇第五》)

    ——对这段语录的翻译,诸译本的前面几句的译法基本相同,唯最后句“不知所以裁之”,有三种说法:

    《论语通译》等版本译为“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节制、指导他们。”似乎孔子面对自己家乡那帮“志向远大,心气挺高,而行为粗率简单,文采都有可观的成就”的学生们,无法把握,没辙了。

    《论语全译》等版本则译为“但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即学生们无自控能力,主语是学生。此说与上述译法刚好相反。

    《论语别裁》如是译:“‘不知所以裁之’这句话,是说年轻人有够狂的豪气,凡事看得太容易太简单。文章见解固然有,却不知道仲裁,不知道裁取。如何是该不该?怎样是能不能?都不考虑。学问之道,最难的是知道如何中肯仲裁。……所以他一心要回到鲁国,献身于文教的千秋事业。”这里是说孔子对学生们学问修养上的欠缺还有待完善提高。

    上述三种译法,第一种似失之武断,过于贬抑了孔子;第二种失之笼统,缺乏明确的指向;第三种是较为贴合孔子本意的,也跟晚年孔子急于回鲁国讲学的背景吻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