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同上)
——(子曰)“可以和他交谈却不去交谈,这叫作失人;不可以和他交谈,却去和他交谈,这叫作失言。聪明人既不失人,又不失言。”(《论语全译》)
——(子曰)“可以与他说话却不与他说,就会失掉友人错过人才;不可与他说话却与他说,就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失掉友人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论语通译》)
——(子曰)“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不与他交谈,这是失掉了人;不可以与他交谈的人却与他交谈了,这是失掉了语言。明智的人既不失掉人,也不失掉语言。”(《论语【译评】》)
——(子曰)“可以跟他说却不跟他说,就会失掉值得信赖的人;不可以跟他说却跟他说,就会浪费言语。明智的人既不失掉值得信赖的人,也不浪费言语。”(《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
——(子曰)“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像史鱼一样肯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是不对的。有时候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论语别裁》第710页)
看到这里,我不禁又要为南怀瑾的才学叫绝了。他的翻译才真叫翻译啊!那是对孔子思想和心灵的真实传递,是沟通读者和深奥的《论语》的“高速公路”!其他几种译法,简直是“找不着北”,不仅未能将孔子的深邃思想表述出来,反而把它弄得索然无味,还不如不译。什么“失掉语言”、“浪费言语”之类,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反映出翻译者根本未能把握住孔子的学说体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