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谁烧香——《论语》译文比较(80)

(2009-07-05 16:09:28)
标签:

《论语》版本

比较

杂谈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篇第三》)

   
——对这段语录,上述五种版本,除《论语别裁》外,大体都作如是译:“王孙贾问:‘(人们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怎么讲?’孔子说:‘不是那样。如果得罪了天,向谁祈祷都是没有用的。’”
    而南怀瑾不是光从字面上直译,而是说
:“王孙贾问孔子这个奥与灶的问题,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说,你老是跟诸侯往来,我们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讲几句好话,是没有用的呀!你拜访了诸侯,还是该来向我们烧烧香。孔子却作正面的答法:‘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他说一个人真的作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人有人格,尤其须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同时也等于孔子答复王孙贾说,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于如此而已。”
    南怀瑾如此阐释,有助于人们掌握这段语录的精神实质,而不是肤浅地停留在字面上。但要做这样的翻译,有赖于译者系统把握孔子学说,是很难的。南怀瑾的不少翻译,正是体现了他系统把握孔子学说的优势,故不会孤立地对待每段语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