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知”与“大受”——《论语》译文比较(38)

(2009-07-02 22:14:11)
标签:

《论语》版本

比较

“子曰: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同上)


    ——
(子曰)“君子做不到掌握细微的技艺,却能承担起重大的使命;小人做不到承担起重大的使命,却能掌握住细微的技艺。”(《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

——(子曰)“君子不可以用小聪明来衡量,却可授予他大责任;小人不可以授予他大责任,却可以用小聪明衡量他。”(《论语全译》)

——(子曰)“对君子,不可让他只做小事情,而可让他接受重大任务;对小人,不可让他接受重大任务,而可让他做些小事情。”(《论语通译》)

——(子曰)“君子不必要小聪明而可以接受重任,小人不能承担重任而却需要小聪明。”(《论语【译评】》)

——《论语别裁》的解释:“这段话有两方面的意思。……头一段‘君子不可小知’的‘小知’,以客观而言:我们对伟大成功的人物,不能以小处来看他,等他有成就才可以看出他的伟大;相反的,就是小人看不到大的成就,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他的长处。以主观而言:君子之大,有伟大的学问、深厚的修养、崇高的道德,看事情不看小处而注意大处。小人则不可以太得志,如果给他大受,他受不了,小地方他就满足了。”“这是两种观点的解释。”(见该书第741页)


    看来,这段语录中的“大受”、“小知”,似乎把南怀瑾大师也难住了,否则他不会作出“主观”和“客观”的两个角度的翻译,而且这两个角度的译法的区别是不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