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每个周六周日都在滇池沿岸爬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每座山都叫梁王山!
后来找到一张昆明地形地图,就更奇怪了:从滇池南岸的晋宁到滇池东北岸的呈贡,再到昆明东北的嵩明,有好多山都叫梁王山。而且从地形上看,这些山的排列走向并不像是一个山脉。
联想起董家大院,庾家花园,严家地,潘家湾,刘家营……这一大堆地名,是不是曾经有一个非常有钱或者是非常有权的人,把昆明附近所有的山头都给占了?然后这个人叫梁王?
那天因为要去盘龙寺,错过了爬山小组的活动,还好中午饭是一起吃的。朵妹很激动地告诉我,今天没有老套,爬的不是西山,改爬梁王山了!还把相机里面的照片翻出来给我看:“看哪!梯田哦!看看,一山观四湖!这是滇池!这是澄江!这是阳宗海!这是星云湖!”
很有些羡慕嫉妒他们,不停地挖苦打击:“看不出来嘛!哪里是滇池?灰蒙蒙的嘛!”言外之意就是:这么好的一趟,怎么被我给错过了!
杠哥就问:“梁王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么?”
一开始心中大喜,以为杠哥这是设问句,后面会接着有答案跟进。结果等了半天,才明白一向注重调查研究的杠哥是在问一个疑问句,他需要更多的史实。
赶紧招认:“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当时这边的山都归南诏国,后来是被一个白族里面的奸细出卖给了元朝军队。也许这梁王跟这个事情有关系?”
见杠哥沉吟,急忙加上一句:我回去看看!看看我那些书里面有没有相关的内容。
杠哥这才踏实,安心享用呈贡最为著名的豌豆粉。
经认真核对各路资料,发现各方意见难得统一的是梁王的身份。
梁王是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忽哥赤的封号,世代承袭。梁王与云南挂上联系,是在元朝中后期的事情。
元朝统一中国之后,云南虽然向元朝称臣进贡,却相对独立,大权依然掌握在云南王大理段氏手中,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十二总管。
十二总管当中的第三任总管段庆元,武功卓著,而且一表人才,元成宗给他封号宣武将军,并将公主必罕答许配给他。
这个时候梁王还在中央食堂吃饭,尚且没有成为云南梁王。云南最厉害的王还是云南王。
到了第九任总管段光的时候,元朝内部宗室争斗,将梁王分封到了云南,由于是皇室宗亲,其地位高于云南王,云南王的承袭任免都需要经过梁王向中央保荐。
云南王远居大理,一向秉承大理人自由散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特点,除非是与其他部落其他民族打仗有利可图,否则是不会轻易动兵的。
梁王却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可是皇室宗亲,一定要在云南边陲打造一个蒙古族的家园。
于是将昆明(当时称中庆府)附近各个山头都开做跑马山,山头砍平,大树砍去,骑兵时时操练。
看到这里,方明白为什么昆明附近乃至安宁以远,各个山头都是平头,还曾经怀疑是不是当年外星人把这里当成了机场,原来如此。
也明白了,为什么昆明附近,大一点的山,全都叫梁王山,原来真的是梁王一个人的哦。
梁王占据山头操练骑兵不说,还把平原地区的农业一概废止,开为草场,放牧牛羊。
文化差异,导致了利益冲突。于是硝烟顿起,云南王与梁王争来打去,分未久即合,合未久又分,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上演了无数场大戏。
所以说,一山不容二虎,还真的有些道理。
然而对云南来说,凡事有利有弊,这几十年的争斗锻炼了队伍,导致云南在明朝成立之后将近二十年才归入大明。(这个观点,从大理历史的角度看,固然不错;可是从明朝的角度来看,立场就很有问题。所以,这里需要声明,这个观点是史料里面的观点,而且是大理史料里面的。)
朱元璋坐上大明皇帝的宝座之后十几年,一直忙着打北方的蒙古,暂时来不及收拾云南的蒙古。
偏偏北方的蒙古早已经悄悄来到云南,想要南北夹击明朝。
这个时候的梁王名叫把匝剌瓦尔密,想必是一个羸弱的书生,他一开始受制于明朝使节,悉听天朝;北方蒙古脱脱不花绕过大明来了云南以后对他一番斥责,梁王又一切受制于脱脱,悉听蒙古。
梁王听从脱脱不花的指令,连续杀了两个明朝使节之后,终于惹怒了朱元璋,明朝大军攻打过来,一直打到大板桥——这个普天下昆明人都知道的地方,离昆明还真是不远了。
梁王果然羸弱,才是听听逃回来的败将描述明军如何厉害,就吓得连夜拖家带口地出逃,守将左丞相观音保胡乱地抵抗了一天,也开城投降了。不知道这个时候脱脱不花在哪里?
不过别说脱脱不花,就连临安府——那是我多么喜欢的建水啊——也是整城出降,并没有怎么抵抗。
看来梁王对总管段宝并没有多少信心,他居然没有朝大理方向逃跑,而是离开滇池北岸的昆明,沿着滇池逃到了东岸,在这里他完全丧失了信心,将全家老小赶进滇池,自己烧了身上穿的龙袍,自刎身亡。
梁王当然不会知道他的世仇——大理总管为了他这一死,专门派人跑到昆明给明朝军队下战书:“都是中国人,怎么就没有一两个明戏的?西南这种不毛之地,得到了有什么好?没有又会怎样?无故交锋,真乃不解”,还劝明军:“莫若趁此天晴地干,早寻活路,宁做中原鬼,莫作边地魂”。
和段总管惺惺相惜的感觉差不多,老百姓对尽忠的人也是始终心有戚戚焉。梁王鱼肉百姓的事情暂且放下不表,他自杀在这里,却成就了百姓心里梁王的一世英名,云南的所有旅游简介上,都只叙述梁王在滇池东岸自尽殉国的这一段故事。
而这一段故事,也成就了无数梁王山当中的一座,就是梁王自尽之前的最后一个夜晚所彷徨不去的那一座。
事实证明,梁王选择这里作为他最后的归宿,确实非常浪漫:这是滇中最高峰!唯一一个“一山观四湖”的山头,他的坟墓如果在这里,估计还是能够看上几个或者几十个世纪,看看后来的人里面,还有谁和他一样命苦。
有史料记载,一开始的那个梁王占据各个山头操练骑兵,已经发现滇池东岸最高的那个山头,视线绝佳,于是将骑兵总部放在了这里。
也许,这才是最后这个梁王选择这里自尽的主要原因:在自己的大营里面死去,比死在沙场又稳当一些?
听说直到抗日战争的时候,还有学者在这里发现很多古迹,可是旅游网站说,现在只有一个饮马槽遗迹留下。
无论如何,都想再去看一看梁王山,毕竟以前去的时候,不知道这么多的故事,更不知道梁王山上还曾经操练过骑兵,难说天上掉馅饼中个大奖,找到一两枚蒙古骑兵的马蹄铁也未可知。
(照片么,要等到我去过之后,才能知道有没有,有没有值得大家看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