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角色转换

(2007-04-18 21:32:56)
分类: 哲思絮语

一天,与博友闲聊起网络聊天与现实角色的话题。

某以为:“在现虚里角色可以转换,放下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聊些轻松的话题。现实里,我们太习惯生活在角色中,比如是医生、教授、作家、老师、老总、老板或者说某人是局长、院长、处长等等皆以角色交往,面目可敬不可亲。现虚里这种成分就没有了,否则,人家88一声,敬而远之。”

在某种意义上,作为生活角色的存在,其实是虚幻的存在,不是“人”,它是“物”,在角色背后的东西,才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们追求什么?追求做一个真实的人,就是一个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生。这个真实的人生不像儒家讲的“养天下之正气,法天地之完人”,一定不是完人,作为一个完人是非常非常累的,像圣人、道德君子。反正某是“天机浅,嗜欲深”的草民,常怀着向往十全十美,安于残缺的心态,反而感到轻松。在父子君臣,夫妇官人,完全可以注入一种轻松的东西,注入一种新的意义,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沉重的东西的变得的轻松,把没有意义的事情说的很有意义。

现实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残缺的,也最容易注入一种意义,老子有一句话,“达成若缺”,最完美的东西看起来残缺一样,离开残缺没有完满。我们应该给生活带来轻松的东西,父子、夫妻之间也是作为两个独立的人存在的,他们之间也是可以开玩笑。这是非常真实的东西,把假的面孔换掉了,这种轻松的味道也许带来“在世逍遥”的精神。每天面对各种应酬的时候,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的时候,面对让我们闹心、焦虑的事业的时候,能否保持逍遥的心情?古人郭象提出一个理想:“身居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他说庙堂就是山林,全在于内心的把握和了解。面对真正的人生,承认残缺的时候,我们可以反而生出一种轻松。这种轻松可以化作一种精神充实,完满的追求。完美现虚的追求和残缺现实的生活似乎相矛盾,其实相得益彰。

某等草民虽未登庙堂,不管在熙熙攘攘尘世中角色如何,心可在五湖泛舟,可在山林倘徉,可在天边翱翔,可在运河畔漫步……。采取这样的方式,是在心里面营造一个湖泊,像范蠡一样乘扁舟分享五湖美景,让心灵悠闲的逍遥下去,也许能化烦恼为平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年话题
后一篇:急诊论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