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香一瓣寄哀思(文/谷诚)

(2006-10-11 21:21:48)
分类: 美文欣赏

心香一瓣寄哀思

--姐姐八年祭        作者: 谷诚

 

题记10月14是大姐魂归天国的日子,八年来,我没有为我亲爱的姐姐,焚一张纸,燃一拄香,只在心灵深处默默的收拾思念的碎片,今把“碎片”化作心香一瓣,为远在天国的姐姐祈福!

借助网络,希望她远在澳洲的女儿、北京的亲人们能读到它、想起她。谨以此文告慰大姐的在天之灵。

 

    姐姐八年未回家探亲了,不要说母亲心中是个谜,就是在老妹的同事、邻居眼里也感到不可思议,大姐家就在不远的天津,高速路如此方便快捷,过年都不回来看看老娘?

我们对老妹的解释就是大姐一直陪女儿在国外,(外甥女儿出国是母亲和老妹都知道的)可显然禁不住推敲,在国外,不可能八年不回,即使人在国外,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连一个电话都不打过来?

八年来我和大哥在母亲和老妹面前,严守着这个秘密,我那心地善良实诚的老妹居然毫不怀疑我们的谎言,是天生愚钝还是大智若愚?也许凭女人的敏感早已觉察到了什么,只是不说,母亲的思念和困惑是无时不在的,久了,有时自言自语,“你姐,是不是没了她了?”我听了一惊,赶紧打断,说什麽呢,怎么会?昨天还来电话,说今年过年回来看你的……母亲迷茫的看看我,不再说话,但我知道她心中的疑团并未消失,然而我无法向她做出更合理的解释。

其实她那恍兮惚兮的直觉是准确的,姐姐的确是没了。为了瞒着母亲,怕她经不住这打击,连终日伺候母亲的老妹都隐瞒着。我、大哥和远在武汉的二哥去天津奔丧,回来后,一直不敢面对母亲和老妹,这么多年来,有师长、朋友谢世,我都要写一些悼念的文字寄托哀思,我亲爱的姐姐如此悲苦的死去,不仅不能著一字以示悼念,还要时时制造谎话以搪塞、欺骗她的亲人,这是怎样的痛苦?

如今90高龄的母亲,大脑终于消失了关于姐姐的记忆,前不久姐夫带外甥刘辉来看母亲,见到八年未见,一直思念的姐姐的家人,母亲能准确叫出姐夫和外甥的名字,竟没有问一声我的姐姐!母亲活着,但对大姐的心已经“死”了,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我终于可以在八年之后,不再有顾忌的表达一个弟弟对姐姐压抑已久的思念了……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四日,我诅咒这个黑色的日子。

当接到外甥刘辉从天津打来的电话,告知.我亲爱的姐姐去世了的噩耗,我是怎样的震惊,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相信这是真的?姐姐虽饱经忧患,但年龄只有57岁啊,她患有心绞痛、硬皮病,这些年,四处求医,备受折磨,可病不致死啊……

出事那天,姐夫人在外地。连日来为出国的女儿打点行装,操心、劳碌,送走女儿,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一向爱清洁,闲不住的大姐,以洗衣服排遣心中的寂寞,死神就是在这时候悄悄降临的,洗衣服时突感心里不适,大概是预感不好才给北京的儿子打电话的,儿子在电话哪端感觉不对,放下电话就急往家赶,两个城市呵,还要赶车,急匆匆赶到家里,一切都改变了。

大概姐姐预感不好,且知道远水不解近渴,遂又给邻居打电话,好心的邻居大姐过来,人已经瘫倒在地上,急送附近一家医院,这家医院由于条件不足没有接纳,遂赶往第二家,出租车,路又颠簸,折腾到医院,大姐早停止了心跳。医生说,心脏病人发病最好原地不动,等待救治,切忌活动,更怕颠簸……可发病时没一个亲人在身边,姐姐停止心跳的那一时刻,姐夫正心急如焚的在返程的火车上……

 

在卫生间看到洗衣盆里装着满满一盆洗好待晾的衣服,床单,搓板……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这都什么年月了啊,还用手洗,何况十月中旬,天凉了,水也凉了,硬皮病,最怕凉水呀……

姐姐一生太苦了,父亲一人工资养活,两个学生,姐姐十几岁去天津为舅家当保姆,这样姐姐的生活费用就不用父母操心了,表妹小,自小娇惯任性,姐姐吃够了她的白眼,回到家还不敢说,怕母亲伤心,舅舅是我们一家的恩人,没有舅舅,我们全家还在老家过苦日子,在舅舅家看孩子,就是替父母“报恩”哪,有舅舅资助,姐姐在天津上学,中技毕业后分配远在涉县的一个电厂,电厂在一个穷山沟,只身一人,举目无亲,父母哪能不惦念,可有什么办法,命运的安排,后来成了家,姐夫是水电部电力设计院的工程师,大学生,人也厚道老实,总算有了个依靠,母亲稍稍放心。

母亲总觉得对不住姐姐,十几岁就离开父母,虽不是外人家,舅舅、舅母对她很好,但毕竟寄人篱下,大姐性格内向,母亲是清楚的,在那样一个环境,姐姐不会开心的,虽然姐从来不说,做母亲的也能体会个十之八九,这完全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呵……

姐姐是个操心的命,涉县离家远,母女连心,特别是父亲去世后更是时时挂念着母亲,老妹生在“瓜菜代”那年,营养先天不足,自立能力又差,每次给老妹来信,带格子的稿纸密密麻麻的小字,都写七八篇,好多话都是前面说了后面又说,正面讲了反过来还讲,简直是提了耳朵的嘱咐,放心不下呵,每次给母亲捧读姐姐的来信,我的心都止不住颤抖,年轻的姐姐已经婆婆妈妈絮絮叨叨的了,仿佛能触到那颗心力交瘁了的心……. 随信总还要夹带几斤节省下来的全国粮票……

在我的印象中,姐姐成了家,却始终感觉是在外面“漂”着,若干年后,单位调到德州,感觉近了许多,隔一段能回来看看家,大姐“家”在德州时,我去过,虽是家安在德州,总给人感觉是临时的,一些大件家具还用草绳捆着,生活用品也很凌乱,大姐是多么爱干净,爱利索的人啊,直到调回天津,才算有了一个安定叫人踏实的家。

天津虽然近,但他们住在西郊,沧州发车,两个小时到天津站,到他们家还得近两个小时,途中倒几次车,不胜其烦,所以家里人也很少去,我还记得第一次去看她,见了我,姐姐高兴的什么似的,屋子里虽然简朴但收拾的井井有条,清清爽爽,做好饭菜,瞅着我吃,一边话问个没完,母亲,爱人,孩子、话题最多就是孩子的教育,嘱咐我大人怎么苦,也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前途……姐姐喜欢好学上进的人,姐姐一直拿我做例子,教育两个孩子,你老舅就自学成才,从一个工人奋斗成了国家干部。姐姐当年上的中技,没有条件上大学,所以把全部心血,自己的梦想,全用在孩子身上,在她和姐夫苦心教育下,两个孩子先后都考上了重点大学。

    姐姐要强,为了两个孩子,省吃俭用,日子过的细,姐夫是工程技术人员,退休后,尽可能的多做,多挣钱,好容易把女儿巴结大学毕业,调回北京,儿子也分到北京,北京有套旧房子,一家可以团圆,苦总算熬出头了,女儿偏又不甘心,一次次跳槽,一次次升级,最后移民国外,开始是新西兰,后到了澳大利亚,物质生活的富足自然不用说,可这就是幸福的全部含义吗?

在女儿出国问题上,姐姐没有丝毫犹豫,感情上虽有些舍不得,但认为孩子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我们这一代生存的意义,不就是为了孩子幸福吗?”姐姐的爱是博大而无私的!女儿出国,儿子有了好工作,姐姐如愿以偿,终于可以歇息歇息、颐养天年了,可她却匆匆走了…….我苦命的姐姐啊,清苦了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大姐啊,我来看你最后的一眼,你身上仍是那件穿了多年的旧衣裳……

现在姐夫靠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开了公司,做了老板,不少国家有他的项目和工程,仍是孑然一身,前些年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一起拼搏,一起患难,如今条件好了,结发的妻子却没有一天享受到自己的成功,每想至此姐夫就懊悔不已,倘若出事那天不是为了工程奔波在外而是守在大姐身边,断然不会有此悲剧,没有钱可以再挣,而生命只有一次……

    姐夫是老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中少有的成功者,孩子也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好日子刚开头,姐姐就匆匆去了,八年中,每当有事业上的些许成功和生活的不如意,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要强的姐姐,想起姐姐的鼓励,姐姐的期待,想起姐姐悲苦、短促的一生,就止不住泪水涟涟,我虽然已是人过中年,但还是有希冀能得到姐姐母性的爱抚与呵护的时候,我始终记着母亲说过的一句话:从小是你姐把你抱大的呀!

                                                                     2006年10月9日 写毕

 

散人跋:窗外秋风潇潇,落叶飘零,读罢谷诚兄的文字,犹处野外风中,纸灰飞扬,凄恻唏嘘…… 身旁的拙荆(谷兄粉丝)提醒:惜神毋伤!方敛相惜相怜之容。

这篇谷兄性灵文字,遇上了某等悲天悯人的凡夫,自然情相投,意相合,不禁呼唤:归来兮!归来哟!漂泊的亲情!谷兄真乃性情中人,用清代性灵文学大家袁枚的话十分契合兄之心境:“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入影历历,取之便逝。”此情可与谷兄同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