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大盘收于3375点,这个看似寻常的数字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它之所以不同寻常,首先,这个数字是第二次股灾后大盘的对应的一个压力位。这也是前期股评者最常提起的一个数字,只是后来它被大盘突破了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相信经常看股评的人一定对这个数字不陌生。所不同的是,当时3375点是股灾之后作为股指向上突破的压力位,周三则是大盘回调时候的支撑位,同一个数字,截然相反的作用,但是绝非巧合!特别是从压力位到支撑位的转化,包含了更多的内容,从中可以窥见周三大盘的运行状况以及未来几天的运行路径的预测。其次,大盘在经历反复的盘整、震荡向上后,没有进一步向上,而退守到这个点位,也说明了大盘进一步向上的动能不足,近几日的表现泛善可陈。但是,可以欣慰的是,市场还是有有力的支撑,至少不会坏到哪里去。第三,则说明市场上一旦某个压力位被突破之后,极有可能成为支撑位,这为大盘步步为营上攻提供了“基地”,可以短暂休整补充子弹后再发起攻击。可以说,大盘收于3375点绝非纯属巧合,而是在前期密集成交区所形成的一种屏障,站到这个屏障上方,它就是后盾,可以借此发力上攻;处在这个屏障区下方,它就是阻力位,需要反复突破才能击穿并打开上行通道。
由此看来,收盘3375点不仅有历史惊人相似的一面,更有大盘向上突破的预期。这虽然只是盘面数字上反映的信息,对应到现有的环境下也可以找到验证。在上个交易周中,两市虽然震荡上行,但是有两个极端事件却告知市场的动向:一个是10月12日的百点长阳,再一个是发生在上周三的百点长阴导致的800股跌停,巧合的是都是104点。前一个104点基本奠定了大盘近期走向,后一个104点则给向上的大盘浇了一盆冷水。致使大盘一直在3400点附近盘整,最终收于3375点。这说明,当下的市场环境既没有极端利好,也没有极端利差,所以市场观望着众多,反过来,因为大盘一直盘整没有突破,导致场外资金入场积极性不高。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大盘之所以长时间在此盘整,说到底是没有找到收到一个有力支撑,难以突破上行。而这次大盘借力历史阻力位(密集成交区)作支撑,是否有意无意而为?
不管是巧合还是历史重演,在没有极端利差的环境下,大盘最终还是要选择向上的,这是市场内在需要。那么收于曾经的成交密集区而形成阻力位之上,说明了大盘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的第一步,后市会在利好刺激下,比如美联储加息延期带动欧美股市大涨、将于周四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最受关注的十三五规划、全面放开二胎等,选择向上并获得支撑,那么向上就是个大概率事件了。大盘周四的走向很关键,是否沿着这个逻辑走向,还需要综合考量外部环境,如果没有利差对冲,那么周四将会站在3375点向上摸高并一扫大盘的颓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