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近期的市场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猴市,但是我认为属于神经质市。大盘屡屡上演神经质,基本上都属于管理上纠偏矫枉过正引发的,因而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也就是说大盘因为受到过多的人为干预,从而走向不确定,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从而不断上演神经质,让人无所适从,股市可能会因此而运行错乱,直至进入病态。
远的不说,单说近两个交易周的市场。上周大盘基本运行还算平稳,之所以这么勉强,是因为周三莫名其妙出现一波大跌,就算是调整吧。周四周五两天出现回补,基本上预判中到了这一周应该是个相对平稳的态势。而且也无实质性的利空,倒是在上周末的“双降”,虽算不上什么大利好,但总不算是利空吧。结果在周一一开盘便是高开低走。虽然总体不那么顺畅,尾盘也总算收红。按照常规逻辑,今天基本上就顺延了,因为宏观层面无利差消息,但是,人们却忽视了一条看上去不起眼、与绝大多数股民没有关系的消息,正在酝酿发酵,终于在今天早市开盘是发酵、发力,直接导致大盘低开并后来的一路杀跌、跳水——以为是地震来了,逃命要紧!
究竟是个什么杀伤力如此强大的消息?仍然来自于管理层:对特力A等涉嫌炒作的个股和相关人员开了大罚单!进而杀鸡给猴看,类似于这样的妖股,一段时间以来横行于世,坊间有十大妖股之说。于是,市场迅速扩散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消息,生怕杀到自己。一下子刚刚才有点生气的市场陡然间发生了神经错乱,大盘没有了方向,市场看不到希望在何方?
反过来说,股市的确需要规范,而近来管理层也一直在努力,于是才有了7月大股灾,才有了后来的清理融资盘、去杠杆,才有了16次以上的千股跌停等蔚为壮观的A股灾相。也才有这次对特力A的处罚引发的逆市大跳水。只是这些管理规范都是发生在有点不可收拾的地步,于是重症用猛药。可是,对于本身就重疴缠身的A股市场来说,本身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这个措施下去,大盘自然要“抖三抖”,不出现神经错乱才怪。
那么有没有另外的选择来规范市场?答案是肯定的。包括早期预警,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可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是常用的方法,基本上凡是做管理的都会,绝不会等到事情一发而不可收的地步;出了问题后,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可以采取约谈等内部处理措施,用不着举着狼牙棒到处去砸,这样对市场的影响相对小,又能解决问题。再者,A股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决定了股市的投机性质,因为适度的炒作既是市场的客观存在,也是鲢鱼效应的需要,应该有个允许范围,只要不突破红线,应该视为可行。一句话,处于疲态下的A股市场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艺术性的方式,做好管理和规范,否则再这样折腾下去,市场或许真的就毁了。但愿这不是杞人忧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