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不少年纪很轻的女孩子挽着大叔的臂膀逛街什么,咋一看还以为是父女关系,其实不然,他们其实是恋人关系。而且当下这种忘年的恋情已经不是极个别现象,特别是82岁的杨振宁娶了28岁的翁帆之后,这种风气一下子就刮开了。也就是说,当下你如果在大街上、在影院里、在高档商场内,遇到年轻少妇搀着大叔类男人,你千万别再问那个女孩子是不是你那半熟悉男人的闺女,你优先的思考方向是他什么时候再婚了。否则,你极容易摊上尴尬。
其实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生活中少女爱大叔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最近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显示:18岁~25岁之间的女性,70%有大叔控情结。其中64%的女生希望和大叔恋爱,还有17%的女生有过与大叔恋爱的经历。
女性爱上比自己大的多的男人,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大叔控”,来自网路上的分析报告说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有一个观点是: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保存自己的遗传基因,所有的婚姻也是为了保留自己的遗传载体,因此不涉及年龄的问题。用以上观点来分析大叔控情结就是:大龄男找年轻女性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遗传基因,年轻的女性要比年龄大的女性,卵子的质量好很多。而从女孩这个角度讲,“大叔”拥有比同龄人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从精子的优势上来讲,大叔不见得比年轻人差,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但是这只是一种社会生物学观点,是一种看似普遍真理实则很少变成现实。充其量也只是大叔控的原因之一。而当你观察社会生活、尤其是身边年轻女孩的恋爱婚姻生活后,却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这就是容易失恋的女孩较容易成为大叔控。容易失恋的女孩一般都具备良好的自身条件,在恋爱中不那么会迁就,一旦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或者是犯了自己不可原谅的错误,很果断就分手,就容易成为剩女。而一次或多次失恋,再恋爱时候就会把安全感放在特别显著的位置。这个时候,大叔的成熟、稳重、善良以及应有的经济社会地位就会成为这些失恋女孩的首选。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造成女孩容易失恋进而走向大叔控的根源。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男孩、女孩子的成长通常与母亲、父亲呈对应关系。即一个女孩子在家庭中与父亲关系更亲密一些,而男孩子总是和母亲关系紧密一些。这种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造成男孩子个性相对阴柔一些,女孩子的个性相对阳刚一些,并且,女孩子由于受到父亲影响的多,而显得比同龄男孩子成熟一些,再加上女孩子择偶时候自觉不自觉拿自己的父亲做参照,于是,这些同龄的男孩子几乎都入不了她们的“法眼”,于是乎,她们便自觉不自觉的把择偶的目光转向了比她们年长的多的成熟男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