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近日在他的新书《曙光集》发布会上,也坦承婚后三年来他和翁帆的情感因年龄差距而存在代沟。这桩开国人婚姻双方年龄差距最大的婚姻,也算有了一个说法,不过,与普通人遇到婚姻问题的轻描淡写所不同的,还是大师的坦诚。进一步理解就是,这桩当时看起来就充满争议的婚姻,也可能一不小心在某个日子破碎,用时下一句最为经典的话说就是:结婚就是为离婚做准备的。
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念一直比较保守,具体反映在男女双方的年龄上,也是要求双方接近,差距不能太大。老少配更被视为婚姻的另类。不过,随着西方价值观的引入,婚姻也被打上了实用主义的深深烙印,女性为了在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里争得利益,已经抛却了传统的婚姻中追求两性相悦的唯美功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实用主义得到了强化,为此,女人中甘心当“情妇、二奶”的多起来,而2、30岁女性嫁给7、80岁老翁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人的感情交流方式毕竟是千万年进化而来的,相同年龄结构的人才有共同的喜好,才能容易产生感情的共鸣。老夫少妻(老妻少夫)虽然可以呈一时之勇,可以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但是却解决不了感情交流上的代沟,这一点随着知识结构层次越高,表现就越突出,以至于想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师可以解决复杂的物理学问题,但却解决不了情感交流上的代沟问题。
对于大师的坦诚,有人理解为下一步的行动(离异)做舆论准备。但是,本博并不同意这种猜测。我们是否更可以理解为一方面反应了他用这种方式回应各界对于他的婚姻的质疑与关心,潜台词是,虽然有些问题,但是总体上还不至于你们当初相像的那么坏;另一层意思,我想他是在提醒类似情况的人或者正有这种打算的人,婚姻毕竟是一种厮守,在度过短暂的新鲜、风光之后,就是漫长的琐碎生活,这个时候,能否坚守是要有思想准备的,否则,基于代沟这种客观规律的制约,就是结了秦晋之好也很可能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