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敬明和黄永玉的对话   两个“80后”的PK

(2011-03-30 14:22:42)
标签:

杂谈

 

http://s2/middle/3e305b59t9fafd4676441&690  两个“80后”的PK" TITLE="郭敬明和黄永玉的对话   两个“80后”的PK" />

   大师与小四

   两位嘉宾都与80有关:一位是80高龄的大师——画家黄永玉,一位是80后的“小四”——青年作家郭敬明。

节目的录制现场就在黄大师北京郊区的家中——大名鼎鼎的万荷堂。

到黄永玉先生的万荷堂拜访仿佛是去旅游,一行浩浩荡荡,还有自己的家属鱼龙混杂在其中,路很远,坐落在一片有树林的村庄里,远离城市却一点也不荒凉,路边是整齐的玉米地,也零星的长着向日葵,院子很多,里面是精心设计的小路和庭院,不像一般的别墅那样西化而刻意,满是中国味道,院子里是黄老自画像的雕塑,画室里面挂着一幅巨画,顶天立地一面墙高,满眼是鲜艳的色彩,是黄老送给荣宝斋的作品,还没有完成,画前放着一架梯子,黄老自己做着刻意升降的梯子爬上去描绘上面画,不允许任何人的搀扶和保护。画下面就是巨大的书案,是一整块红木,据说是非常珍贵而难得,书案上摆满了各种颜料和工具,画具堆砌在一起总是显得凌乱,但是那些用到一半的颜色似乎都有了灵性一半,湿润的按照色系排列着,与不远处墙上的画交相辉映,似乎每个颜色都有着自己未来的命运,将会是黄老笔下一朵荷花或枝叶,生机勃勃的等待。

我们在这幅巨大的画前,绕过巨大的书案摆上我们的机器设备,老人并不在意,一旁看着我们忙碌,不帮忙也不干涉,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情景。趁着技术准备的时间,黄老带我们到后院玩,著名的万荷堂边上有一个小戏台,据说名角朋友曾经在这里演唱,就是黄老的中式PARTY,围绕着荷塘是一周的回廊,漫步其中,立即觉得房地产广告中那些千万,亿万的“豪宅”都相形见绌,那些为了占地和卖钱而造作的花朵,见了这里盛开着的生机勃勃的荷花,一定觉得无地自容,拐角处的下面的水塘有两只大鹅,肆无忌惮的大叫吓了我们一跳,黄老温和往下看了一眼,似乎是关照自己家淘气的孙子。

复式住所里的木头据说都是都巴西运来的珍贵的木头,运费就价格不菲,一楼设计成了“新古典主义”的风格,每个小摆设都是黄老自己的作品,很多价值连城,却也随意的摆放。

住所的门口停着几辆令人眼睛一亮的“跑车”,一看就知不仅仅是偶然代步,更是珍品收藏,一看都是韩寒喜欢的类型,要是耄耋之年的黄老亲自驾驶,恐怕别有一番风景。光看着红木和跑车,就知道黄老的品位了。

来到另外一间会客的房间,两只喂养的肥硕的大猫正熟练的“飞檐走壁”,互相追逐,像是巷战片里的追杀,不亦乐乎,一看黄老进门,争相沿着屋子里的柱子窜进怀抱。丝毫不在乎周围环绕的生人,一看这里就是他们的乐土,黄老一见猫咪,就立即更加的慈祥,边和我们说话,边抚摸着大猫,刚才上蹿下跳的猫现在爬在腿上,享受爱抚……

黄老手里总拿着烟斗,时不时的抽上一口,烟斗就像是长在老人手中一般,连在自己的雕塑中也不忘记加上。很多人抽烟斗显得优雅,黄老不是,显得很自然。老人走路很利索,饶有兴趣的带我们参观,对于大家的惊讶和赞美,似乎已经听得没有了感觉。

与黄大师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见多识广的郭敬明一直非常紧张,他似乎无心看风景,只是攥着那些准备好的文案不停的念叨,并反复问我:“万一黄老讨厌我怎么办?”谁知当郭敬明拿着自己的书小心翼翼地送给老人,黄大师却给足了这位年轻人面子:“我可知道你啊,你可真有名啊,书写的那么多人看,我还没有看过,那么多年轻人人喜欢看你的书,这样很好呀,不要在乎我们这样的人喜欢或不喜欢。”

 谈话地点就是那副巨大的画前,黄老选择自己习惯的熟识的椅子上,依旧拿着烟斗,虽然没有点燃,却也成了一种个性化的标志。两代人在这里展开了一种谈话,他们谈到了少年成名,谈到了怎么在争议中坚持自我,谈到了怎么在很年轻时就赚到的巨大的财富,谈到了怎么面对自己的对手……,“单向”的谈话变成了一种跨代的互动,郭敬明开始不紧张了,黄老也越来越失去了年龄的羁绊,而是以自己的鲜活的个性去碰撞另外一个有个性的生命,黄老谈性大增,原计划的采访时间一再延续,谈到最后,他主动书写了一幅字将它慷慨地送给了郭敬明。

节目组的众人一起来欣赏大师的作品,那幅作品分明象字又象画,但充盈其中的是那种不变的“自在”。

堪破,放下,才可以自在,老人果真到了一种自在的境界,其实黄老一直不回避自己的富有,并没有粉饰自己的朴素,而是不介意自己的张扬,每一个来这里参观的人都有一种艳羡,这里不是那种一般的意义的世外桃源,而是一个入世却也出世的地方,现在建筑的生活中有商业营造的舒适,少了这样随意的品质。这样的生活,一般人几乎都承受不起的,不仅仅是承受不起那些物质,也承受不起,或者说享受不起那种精神意境,相信黄老眼中,里面的每一个物件都是有生命和新意的,或者在常年的积淀中营造出什么。面对大师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通过着我们的采访,更是借由他和一位80后生人的跨界对话,带给了我们暖融融的感觉,相信彼此的内心都因为有了新的发现而感到畅快。

回去的路上,我们都格外轻松,看见路片盛开的向日葵,面向着路边的方向,很鲜艳,我忘记了从小被教育的“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的名句,停车粗暴地采了一颗向日葵夺路而逃。

回家打开后备箱,才发现原本鲜活的生命,被我糟蹋成了一具植物的尸首,是啊,那些本该生长在郊野的生命,在闹市中是不堪一击的,懂得将其归于它的泥土,它才会生长得真自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