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切利:一起体验 上天在看(2011年6期 随笔栏目)

(2011-06-10 11:15:37)
标签:

音乐

波切利

意大利

《蝴蝶夫人》

国家体育馆

文化

分类: 随笔
◎文/陆小华

那个夜晚,一道熟悉的声线从天边飞来,朗润丝滑,笼罩全场,久无声息的北京国家体育馆荡起微澜,化了一般。

这是5月20日的晚上,安德列•波切利,依然如以往出现在世界各大音乐会时那样,专注地歌唱。一束灯光照着他,眼睑微垂,若有所思,心无旁骛,如同雕像。这次是以《真爱奇迹》为主题的“波切利2011亚洲巡回演出”,不再是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那曲《今夜无人入睡》让人们意犹未尽,而是一个整场。

许多人记住波切利,是因为他令人难以置信的纯美男声,是那种你一旦听过就不会忘记,可以一下子就共鸣的声线。虽然他生于意大利的托斯卡纳,与法国的普罗旺斯共同被誉为“人间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但他的声音与其他意大利歌唱家迥然有别——明亮而有些忧伤,透彻又思绪深蕴,流露着爱又掩饰着几丝悲情。是的,是有些悲情,让人捉摸许久的东西,不像其他意大利男高音那样。

对他的天赋,同时代的大师们评价颇高。祖宾• 梅塔评价波切利的那句话,时常被人引用:“他有着常人所不能的歌唱技巧,能将声音在强与极弱之间作变化”。而席琳•迪翁的评语,更让乐迷们充满联想:“如果上帝会歌唱,那么他的歌声应该像波切利那样”。1998年11月,波切利参加了席琳•迪翁的圣诞音乐会,并与她合唱了《祈祷》,这使得波切利在美国迅速走红。

与波切利的声音常常一起浮现在我面前的,是人们所记述的波切利的父亲安慰这个从12岁起即因意外而失明的男孩的话:“你虽然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你至少可以让这个世界看见你。”也许这就是波切利的内心力量所在,也是他的歌唱如此与众不同之所在。

作为一个来自意大利的歌唱家,要展现实力和梦想,当然要选择歌剧。因此,在成为法学博士、当了一年执业律师后,波切利又拜弗兰科•科瑞利为师学习音乐。为了交学费,他曾经白天当律师,晚上去酒吧弹钢琴。

出演歌剧,是波切利当年的梦想。人们为了帮助他实现梦想,曾经让导盲犬带他走上歌剧舞台。在国家体育馆的这场演出,人们得以从多个角度欣赏他的功力。上半场,当波切利与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伊莲娜•罗西共同演绎普契尼《蝴蝶夫人》中的《夜幕低垂》时,深情柔美;而威尔第《茶花女》中的《饮酒歌》,则华丽动人。

下半场的波切利,开始更淋漓尽致地展现意大利人轻松欢快、热爱生活的一面——意大利民歌。波切利的意大利民歌,对意大利人有着特殊吸引力,这一点我深有体会。2010年在巴黎一次让所有与会者疲累不堪的会谈间隙,我曾用手机与在场者一起分享波切利,当他的歌声透过手机小小的扬声器在会议室里飘荡时,意大利人的神态陡然不同起来,眼神温柔。波切利的歌声,成了会场新的成员。

在今天这个现场,波切利与我们一起体验意大利的奔放情愫。无论是《我要的生活》的优美,还是《一起出航吧》的深情,还是《我的太阳》的自信,都引起现场的更多共鸣与欢呼。其实,在聚光灯下,波切利总是展现着深情的一面。当与罗西或海莉一起走上台时,他的步履总是多少与指挥陪他上台时有所不同;而当罗西或海莉演唱时,波切利总是脸庞对着同伴,似乎在温柔地边看边倾听。他总是表现出不用看,歌唱时眼睑微垂;而又总是表现出能看,走上台来,左手或右手轻抬一拢,话筒似乎总是不需要微调,脸庞轻扬,然后,就是歌声。

在这个夜晚,人们欣赏到的,是一个不用看世界的人的微笑,还有他那歌唱中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