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6前CEO李善友的关键时刻(2011年5期)

标签:
科技李善友中国搜狐张朝阳酷6解聘财经 |
分类: 财经 |

◎ 文/竹光
生活中总有一些关键时刻,会改变事件的进程,改变一个公司,或改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重塑他的人生。作为互联网业最近的话题人物,酷6网前CEO李善友,便正经历着生活中的关键时刻。在最困难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是一本薄薄的小书《活法》——作者为全世界唯一一位创办了两家进入世界500强公司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他在《活法》中提出了成功的方程式:成功=才华×激情×哲学。正是这个方程式,伴随着李善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键时刻。
关键时刻一:造就搜狐新闻的崛起
2001年,中国的网络媒体是新浪、搜狐、网易三家鼎立的竞争格局,其中新浪以其提供新闻的定位以及高额的广告收入遥遥领先,令同样以新闻起家的搜狐望尘莫及。其时,处于低迷期的搜狐新闻,其市场份额仅为新浪的1/4。
在搜狐高层开始认真讨论是否要放弃新闻时,张朝阳却对李善友说了一句:“你去管新闻吧。”
时任搜狐人力资源总监的李善友,完全是网络新闻的门外汉,而新闻中心是搜狐的重要部门,也是与新浪差距最大的部门。面对诸多质疑,张朝阳只说了一句,“人和事情都是管理的结果,既然他能管好人力资源,也能管好新闻中心。”
李善友,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曾先后供职于摩托罗拉、美国铝业集团、博士伦等外企,以人力资源管理见长。2000年10月,李善友选择进入搜狐。当时搜狐的股价已经跌至1美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互联网巨大发展潜力的信心。
进入搜狐后,李善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裁员。在这个互联网的冬天里,李善友成功完成搜狐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的改革,并在平均每天有三人离开的裁员进程中进行了妥当处理,期间没有一例冲突发生。在搜狐担任人力资源总监8个月,张朝阳给他的评价是AA。正是基于这种信任,张朝阳才作出让李善友负责新闻中心的决定。而李善友也没有令张朝阳失望,他仅用45天时间便完成了对搜狐新闻的成功改版,一举奠定了搜狐与新浪并驾齐驱的基础。
涉足搜狐新闻的初始,李善友并不是总编辑,而只挂着新闻顾问的头衔。面对完全陌生的新闻领域,经过多方讨教和学习,李善友形成了自己有关网络新闻的思路:第一是做快速、海量的新闻;第二,新闻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声音,他提出:没看法的新闻没法看。
接下来,为了落实自己的想法,李善友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管理才华,迅速组建了执行力超强的团队。他大张旗鼓地引进人才,一批训练有素的原新浪高级编辑如卢海波、丁振辉等被挖了过来。此后,伊拉克战争爆发成全了李善友在新闻速度上的胜利——卢海波发出第一个快讯“战争爆发”,比新浪足足早了一分钟。这一分钟,是搜狐“老二”对老大的竞争的不可抹杀的转折点。此外,李善友还从传统媒体发掘人才,曾在传统媒体担任评论员的赵牧来到搜狐后,领导团队精心打造出《搜狐视线》,并使其发展成为搜狐的品牌栏目。在“非典”、黑龙江宝马案等报道中,这个栏目因为快速有深度,而赢得良好的口碑。
搜狐新闻的改版使搜狐重新回归新闻、重视新闻。对于业界来说,它有着新的启示:除了海量、快速之外,网站还应有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早期网络新闻复制、粘贴的模式来说,是一大变革。
为此,张朝阳表示:“李善友在搜狐新闻的5年,是网络新闻内容激烈竞争的5年,他领导了搜狐新闻内容的崛起,搜狐新闻目前已经成为业界数一数二的网络媒体平台,他对搜狐新闻内容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
2002年7月,李善友升任搜狐副总裁,2005年又晋升为高级副总裁。经过多年奋战,搜狐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之一,李善友也被中国互联网协会评为“中国网络媒体十年百位风云人物”。当李善友离开搜狐时,搜狐新闻的市场份额与新浪之比已上升到8∶10。
在博客上称“不要用直线看待我的职业发展”的李善友,在搜狐2006世界杯报道完成之后正式离开。这次离开,张朝阳给予四字评语:“功成身退”。李善友坦言,职业经理人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不容易。他说自己是个没什么新闻理想的人,即便在总编辑的位置上他也没有写过一篇稿件,但他可以搭建一个平台,找合适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就像张朝阳所说,这就是李善友的核心能力。
关键时刻二:引领酷6成功上市
“我是李善友,善良的善,朋友的友,善良的好朋友。”这是李善友介绍自己最常见的方式。这个从东北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最初的人生梦想只是能娶上媳妇,却在40年后站在了中国第一家上市视频网站CEO的位置上。
2006年6月,李善友怀揣200万元人民币,创立了视频网站酷6,并担任CEO。
在出任搜狐总编辑之前,李善友压根不了解媒体;创建酷6时,他对购买带宽的高额费用同样没有概念。酷6网副总裁、总编辑陈峰这样评价他的老板:李善友有一种无知无畏的勇气和激情,敢于一头扎进未知的新领域。做总编辑如此,做酷6也如此。在李善友的带领下,酷6网成为第一个获得广电视频牌照的民营视频网站,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视频分享网站合作伙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009年11月,李善友又迎来了新的关键时刻:酷6网与盛大旗下华友世纪合并,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视频网站。以4000万美元被盛大收购后,有了充足资金的酷6网选择了高价引进版权的发展路线,与优酷、土豆、搜狐等在版权市场上火拼了一把。
李善友认为,土豆进入行业最早,产品好,口碑佳,得的是天时;优酷是融资多,高手多,得的是地利;酷6无论是融资,还是产品、技术、销售以及市场,都不如竞争对手,能从绝无可能之境走出来,靠的是人和。酷6网5年来沉淀了特别正面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建立了一套以情感为基础的价值管理体系。同时,这也是李善友本人的管理哲学基础。
在李善友看来,工作就是修行,激情和梦想是修行的必要条件。他说,“酷6人一定要有终极的梦想。如果梦想和你的工作结合在一起,你就必定会满腹激情地去做这件事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够办到,100%专注在这个事情上,我告诉你,你最后一定能成功!老天爷永远把机会留给那些坚韧不拔的人。”所以酷6选人,首先要看有没有梦想和激情。
世界杯报道时,体育频道主编王宇几乎每天都通宵达旦地待在办公室里,一待就是两个月。王宇曾对员工说:“主力部队在撤离主力战场之前是最痛苦的时刻,我宁可希望世界杯这场仗打得久一点,更久一点,更艰苦一点。这个状态持续得更长一点。”王宇当时迸发出的激情近乎疯狂。在酷6,像王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酷6 的办公室里,员工永远都是步履匆匆、斗志昂扬,即使面带菜色却依然能够保持富有活力的微笑。
但是激情和梦想背后的各种压力及考验其实很残酷,甚至有时候还夹杂着孤独。如果说创业者要面对的是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复杂而巨大的风险,那么上市公司的CEO则面临着更多的考验,特别是当面对董事会的“穷追猛打”时,CEO必须更多地去审视自己、审视公司,并针对问题快速拿出决策和对策。
酷6刚被盛大收购不久,李善友便遭到陈天桥严厉的批评:“我负责任地跟你讲,你跟优酷的报道,你们的内容不在一个水平上,不在一个层次上。”之后,努力改进的酷6网在春晚及两会报道中,慢慢做了起来。针对“波兰总统坠机事件”的报道,陈天桥说,酷6网从内容的组织到新闻量上都不如新浪;南非世界杯,酷6组织了真人秀活动,几天后陈天桥电话告之李善友,“你做的真人秀,推广力度、影响力就是不如‘非诚勿扰’”。 在李善友看来,这不是批评。他认为,最高要求的老板才是好老板。一次次批评之后,是酷6一次次的进步和发展。这段时间,李善友有了很大的转变:做事情更有效率,更自信,决策更快,但心境却清静很多。
创业公司的CEO就像参加百米赛跑。李善友说,“我往前冲,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那里就好了,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然而作为上市公司的CEO,其最大的挑战则来自于眼前与长远的平衡——既需要在短期内作出满意的业绩,将之展现给公众,更要着眼于公司的未来规划和发展。
关键时刻三:与董事会意见分歧离开酷6
作为市场里的后进者,酷6手握上市后的大把现金,以放弃部分流量为策略,选择了购买正版版权的竞争路径。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酷6成为数字版权市场的大买家之一。一年前,酷6高调宣布购买了70%的热门影视剧。除了购买版权内容之外,酷6也在市场推广上高举高打。在去年世界杯期间,酷6就借用尼尔森等数家调查机构的数据,与优酷直接开战。但是,版权投入和市场活动上的激进投入,并没有为酷6带来收入的大规模增长,反而由于投入过度导致亏损不断加大。
2月28日,酷6的2010年财报显示:2010财年,酷6传媒持续性运营总营收(网络视频门户网站和网络广播广告营收)为1660万美元,保持了季均30%以上的增长。但从财报中可以看出,酷6在收入和开支的增长上并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其第四季度的运营开支竟然达到980万美元,而第三季度为740万美元,环比增长31.2%。正是因为开支控制不利,使其全年净亏损达5150万美元。
不断扩大的亏损,导致董事会对酷6发展策略的重新审核,是继续购买版权坚持大片发展之路,还是转而朝UGC(用户生成内容)和视频媒体的方向发展,成为争论焦点。关于酷6的亏损,作为公司CEO,李善友必然难脱干系。2011年3月11日,李善友因与董事会在未来发展战略上的分歧,而从自己一手创办的酷6网离开。
对于李善友的离开,新浪总编辑陈彤说:“兄弟我只能点评道:对于酷6来说,资讯模式难度小于大片模式。”百度旗下奇艺公司CEO龚宇表示:“其实做大片还是做新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投资人和管理团队意见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如果差异不可调和,这生意基本就不好做了。”
3月25日,李善友在微博上感慨:“早晨和老婆漫步在颐和园湖畔,无比愉悦,我突然诧异地发现,颐和园居然就在我家旁边!怎么以前没有发现?阳明先生说,心外无花;佛祖说,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自性所造。一直都不太明白,今天略有所感。就像网络世界和商业社会,已经逐渐远去了,不是它们真的不存在了,而是在我心里,已经逐渐放下了。”
是否真的放下,有李善友的另一篇微博作为回应:“影院里,无论剧情多么精彩,你都可以随时出离去方便一下,因为你知道,回来时电影还在那里,而且可能会更加精彩。人生则不然,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大多数人不敢真的出离,终其一生纠结于一片场景。其实,人生剧场中,智慧地出离,会让你一辈子活成几辈子的精彩。若问善友何处去?撒尿去也!”
无论是放下还是去“撒尿”,李善友已经通过他的哲学思考给自己做了一个注解。他在3月22日的微博中谈道:“佛学两大功能:破相显性和转识成智。我不知道世界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但我知道它肯定不是你眼中看到的样子,要破除现象诱惑从而看到本质和本性。我们的烦恼来自于我们的聪明才智所产生的二元对立的分别心,分别产生欲望,欲望导致烦恼,超越分别的心就是天堂。这是最高智慧。哲学改变人生,以为创业心得。”
李善友还在博客中对今后的去向做了简单介绍:结束历时5年的创业者生涯之后,他即将加入盛大合资的一家基金担任合伙人,开始投资人的职业生涯。走下去,才会有春天,才会有夏天的繁花,秋天的果实。最重要的是冬天,冬天一定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