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快乐怎么读--"阿甲”讲座感想
(2008-11-25 15:28:06)
标签:
育儿教育阿甲讲座图画书 |
分类: 成长脚印 |
10月12日有幸听了阿甲在深圳主题为“
讲座具体内容参见阿甲的博客或者房网下面的帖子:
这次讲座的主题是:阿甲和大家分享“怎样让图画书变的更加有趣,成为我们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的特别好的媒介?”具体是“唱、念、说
呵呵,我就不详细解释了,讲座的笔记里都有。
讲座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阿甲作为一个父亲,一个儿童阅读推广人的平常心。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我们做父母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太紧张,太认真,也许我们应该放松一点对孩子对我们都有好处。
一、如何帮孩子选书?
妈妈们很关心这个问题,常问“我的孩子几岁啦,什么书合适呢?”“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喜欢×××书呢”。
“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好书没有年龄的限制”“保持丰富性和可选择性”
“我们有时候对孩子的无知真的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我们有时候真的不一定搞得清楚孩子,特别是越小的孩子我们越搞不清楚,有一本书《玛丽阿姨》,故事特别有寓言色彩,玛丽阿姨能跟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讲话,但是孩子大了以后,她的语言就少了很多,跟大人基本上没有语言了,你会发现在这种想象世界里,婴幼儿的世界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我不是一定要告诉你结论是什么,而是我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处理,读就读,不读就不读,这是最简单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放在他生活的周边,也许他过一段时间又拿起来读,但保持常备性和丰富性、可选择性”
“我想很多妈妈都有自己的看法,这里我只说自己想法,当书存在的时候,没有专家真的知道某一本书一定适合孩子,当有人说盟友、同学推荐我的孩子怎么样,你们推荐书,我说我不一定推荐她就一定喜欢,一定要跟孩子相处时间很长,包括我女儿一样,我都不知道哪本书她一定喜欢或者一定不喜欢。当你确切知道它是本好书或者它有价值时,不妨让它在孩子生活中存在,存在就好,但如果你刻意拿给她就代表一种姿态了,这个姿态的表达是需要慎重一些的,真的是你隆重推荐,那么你可以寻找合适的时间推荐一次、两次,因为我们不是搞实验的,我建议不妨让它存在于孩子的生活周边,不是孩子不抓的书就不适合或者不好,而是现在她没赶上这个时候。”
“我的总结是选书,因为孩子的个性不一样,所以实际上没有最好的书,只是适不适合的问题,我只选择适合我讲的书,像《我不知道我是谁》我觉得它适合我。孩子也一样,我们了解孩子、了解书,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孩子读适当的书,这是最好的。”
“好书、好泥巴最重要,至于它到底适不适合,试试就知道。”
“英国最近以罗宁以及一群人为代表发起同盟签字——拒绝为书定年龄,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能读、能听,为什么一定要告诉他这本书是7岁到9岁的,如果这么定的话,小孩子不看,大孩子也不看,其实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首先选择好书。”
"图画书要选择不同的风格,阅读各种书籍也要选择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主题,"
二、怎么和孩子读书呢?
问题“我的孩子不喜欢照书念”“我的孩子不喜欢我讲书,喜欢念书”“我的孩子喜欢看画不喜欢看字”“我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看书”
呵呵,我想说的不是阿甲讲的那几个方法啦,我们来看看阿甲的观点。“孩子的各种反应都是正常的”“图画书没有一定要怎么读的”“多样化、个性化”“怎么快乐怎么读”
"有妈妈说孩子不爱看字,只看图画“没有关系,孩子们这样的反应都很正常,不要说4岁的孩子,14岁的孩子认识字的太多了,几乎找不到不认识字的,但有多少个那么爱读书呢?有多少那么会读文字、会读图画呢?你要看那个时候,不要看4岁、5岁的时候,到时候都会认字,关键是每个人的个性、兴趣不一样,所以多样化、个性化非常重要。”
“读图画书没有一定要怎么读的,但特别经典的图画书,往往他的中文翻译已经充分照顾到适当年龄的阅读和听力方面的孩子,照着书本读一读,效果也许是最好的,当然我不敢说所有书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书很好,本来目标年龄就是4、5岁的,但你的孩子1、2岁,你照着书本读给他听,他当然听不下去。”
“比如怎么读最好?怎么让你跟孩子最快乐怎么就最好,如此简单,但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三、为什么选择图画书?
阅读=快乐
“图画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它能让孩子爱上阅读,甚至让成年人不可救药地爱上“童书”,喜欢童书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妈妈爸爸。”
“图画书的阅读之乐并不专属于孩子”
最后推荐一本书:松居直《幸福的种子》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给孩子读书的看法。主要观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亲子之间交换的丰富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