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境界
(2008-08-22 11:03:25)
有一次孔子和四个学生在一起聊天,问他们的志向是什么。子路、公西华他们都说了些治国安邦的理想,孔子并不以为然。最后问年纪较大的曾点(他是曾参的爸爸),曾点正在弹琴,很从容的将琴声收尾之后说:我希望在春天的午后,和六七个青年、五六个少年一起到河里去游泳,高兴得唱歌,然后一起回来。孔子欣然地说道:吾与点也。就是同意曾点的意见的意思。这可能是孔子认为的人生快乐的第一重境界,懂得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春光明媚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安祥。
孔子自己的境界要高一些。他说能吃些简单的饭菜,能枕着自己的胳膊躺着看书,就是一大乐事了。然后就是那句名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种快乐的心情对外界的要求更低,平淡中有快乐,不需要等到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修养和气度之高深可见一斑。
但这还不是快乐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连孔老夫子本人都未必做得到。他一直最欣赏并且说过自己也不如的学生就是颜回,他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里的外在环境不仅仅是平淡而是恶劣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依然能够不改其乐,这才真正做到了物我两忘,得意忘形。怪不得连孔子都跟子贡说:颜回的境界是你我都无法达到的呀。
总的来讲,人的快乐与外界环境应该是没什么关系的,对外界的依赖越少,快乐的层次越高。我曾经听一位让人尊敬的嘉宾讲过:一个人的物质需求没有了,他的精神就彻底解放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