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敖包肉饼边防公路牛羊切诺基阿尔山 |
时间:2008年9月29日 ─ 2008年10月4日
内蒙多次往返,几乎每年都去,但秋天倒还是第一次,秋风瑟瑟,留在记忆中的草原,已经褪去了绿装,想像中,在那草原的深处,还有些什么是我们所期待的呢?
清晨4点,披星戴月,一辆黑色的切诺基,踏着夜色走向了茫茫的草原,开始了我的秋日旅程,路线计划:北京—延庆—白河堡水库—赤城—沽源—宝昌—桑根达来—克什克腾旗—林西—巴彦乌拉—乌里雅思太—满都胡宝力格—五岔沟—阿尔山—乌里雅思太—巴彦乌拉—浩日图高勒苏木。
慵懒的秋日
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很大的原因是这条路上的风景很美,如白河堡水库,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收费站比较少,路况也是相当的好,相较高速公路,不容易让人感觉视觉乏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距离比走八达岭高速要近了很多,如果都从207国道进入内蒙,这样走至少省下了100多公里的道路,而且时间上说也未必比走高速公路慢。
或许因为出发的时间比较早,或许因为知道这条路的人并不多,路上遇到的车很少,速度可以保持得很高,天开始放亮的时候,我已进入了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
秋天,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路,还是原来的路,但金黄的色彩主导了可以看到的一切,偶尔出现在视线中的那一汪碧蓝(水泡子),就像是镶嵌在黄金上面的蓝色宝石,分外的夺目。摇下车窗,放进一丝丝微凉的秋风,吹拂得浑身上下的每个细胞都很舒服,我知道,终于离开了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可以投入自然的怀抱,我暂时自由了。。。。。。
草原依旧是那么的宁静,秋日的牧场,太阳透过洁白的云层,把光芒从一碧如洗的天空中挥洒下来,我甚至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痕迹,同夏季的暴晒不同,和煦的阳光照耀在身上,那是一种暖洋洋的感觉,沐浴着阳光,无所事事地发着呆,看着健硕的骏马、牛羊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活动,也是平日里难得的一种享受,在秋天,在苍茫无边的草原上,一切的生命都将会定格成一道不尽的风景。。。。。。
肥得流油的肉饼
我的朋友住在西乌珠穆沁(巴彦乌拉市)下属的浩日图高勒苏木,蒙语名谓额日登花,宝贝儿的意思,简称花儿吧,是个真正牧民家的孩子,几年来多次邀请我去她家看看,我却总是匆匆而过,一直没有抽得出时间,这次也算是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吧。其实,如今的我已经厌倦了长途跋涉,把难得的假期都扔在了路上,“风景永远都在路上”这话没错,但看多了也就视觉疲劳了,多花时间去感受一下不同的生活,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风俗民情,我觉得更具实际的意义。
傍晚,到达巴彦乌拉市,找旅馆住宿,亨通宾馆,价位不高,80元标间,24小时热水,宽带上网,价格我觉得还算是很公道。看看时间还早,给花儿发了条短信,然后四处随意走走。巴彦乌拉也来过了很多次,基本上都是路过,很少有心情去仔细看看这座草原中的城市,这次正好有时间好好逛逛。。。。。。
印象中内蒙每个城市的最高点,都建有敖包,这里也不例外,九世班禅行宫的旁边,一座不高的小山,上面建了十三个敖包,也就是所谓的“十三敖包”了,一般来讲敖包有单个的,也有成组的,成组的敖包数目为单数,但至于为什么“十三敖包”这么多,就不得而知了。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西乌市的全景,适逢夕阳西下,一片金色的光辉笼罩着这个城市,非常的美丽,本来想在这里拍摄几张夜晚的灯火,但高处的风很大,比较寒冷,我穿得也不多,也算是“高处不胜寒”吧,只好作罢,随意拍了几个角度,连忙收拾东西,下山回去,慢了怕是就要感冒。
回到我住宿的宾馆,花儿已经在那里等着我,因为赶路,我还没有正经吃过饭,所以略去所有的寒暄,我们一起外出吃饭,虽说这里已经是内蒙的深处,但汉族人依然不少,街上的餐馆也是各种各样,说不上哪个才是正宗的蒙餐,或者哪个好吃一些,客随主便,糊里糊涂的让她带着我在里面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家门脸很小的铺子,名字现在是记不住了,虽小,但很干净。热乎乎的奶茶一大碗下肚,疲劳和寒冷一扫而光。据花儿说这家的肉饼很有名,本来内蒙古是没有肉饼的,后来知青插队,带来了肉饼的做法,慢慢的也就传了下来,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既然如此,自然是要试一试,一斤肉饼端上来,看看样子和我在北京吃的也差不多,一张大圆饼切成八块。北京肉饼多为猪肉或者牛肉,这里的肉馅都是羊肉的,很香,不过非常的油,吃了两大块后,连我这样无肉不欢的人也觉得有点犯顶,还有一种汆羊肉汤,里面都是肥肉,好在奶茶能去油腻,大腕大腕地喝吧。。。。。。
乃林秋日是鸟的天堂
闲聊中,计算了一下时间,我决定明天还是先去阿尔山,大后天回来再去她家,这样一来顺路,二来时间相对充裕,让她和她的家人多少有些准备,这样不至过于冒昧,虽然我一再强调不用特别招待,就像自家人一样,但我知道,这些好客的草原民族估计还是当成贵客上门了,希望我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多的麻烦。。。。。。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出门去吃早餐,蒙古果子和奶茶,还是昨天的那个馆子,虽然天黑我没特别记路,但回来在宾馆上网,用GOOGLE EARTH 搜索了一下,居然大致也就清楚了,首先巴彦乌拉的城市结构比较简单,其次不能不说美国佬的东西做得就是很完善,什么不知道了,上网问问GOOGLE ,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巴彦乌拉到阿尔山距离大约五,六百公里,一半是标准的内蒙大通路,还有一半则是不足三米宽的边防公路,相较几年前,这条路明显的被损毁了,巴彦霍布尔至满都胡宝拉格苏木的这一段尤为严重,可能是沿途开了不少的矿厂,运送矿石的大车碾压的结果。不时遇到铺满碎石的路面和大小坑,一开始还比较小心,减速绕行,后来走的多了,神经也麻木了,仗着改装车底盘高,懒得躲避,“小坑看不见,大坑一闭眼”,就这样咣啷咣啷地一路冲了过来。
中午,满都胡宝拉格停车休息,遇到了很多北京的朋友,一问,都是奔阿尔山去的,估计今天的住宿都要成问题了,不过以我的切诺基速度是肯定跑不过这些轿车的,赶到前面去抢住宿也没多大可能,到了再看看情况吧,实在不行就露营,反正车后面带的东西很多,帐篷睡袋一应俱全。
既然决定了不赶路,这顿饭吃得也就格外的踏实,吃饭的时候,估算了一下时间路程,心中一动,突然想起了夏天的那条河,秋天又会是什么样?
从满都出了公路,走进了蜿蜒曲折的草原自然路,路还是老样子,坑洼不平,没什么变化,唯一的区别是一路上没见到一个人,一辆车,茫茫无际的草原上只有我的切诺基在颠簸地前行,顿时有了些秋日萧瑟的感觉,同时还有一丝好奇,人呢?这个季节都跑到哪里去了?
咣啷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上面说的那条河——乃林河,一条非常美丽的河,弯弯曲曲的流淌在这渺无人烟的草原上,像是一条带子把辽阔的草原分成了两半,在过膝高的草丛中忽隐忽现。。。。。。
在这个季节,这里及其的安静,看不到往昔曾如繁星般遍布河岸的牛羊,看不到乘坐在马背上矫健的身影,抬头仰望,天空是那么的接近,草原是那样的宽广,耳畔只有风声呼呼地吹过,第一个感觉就是荒芜,孤独,我独自矗立苍茫的草原上,高声的呐喊,呼声瞬间被风打得粉碎,夹在这空旷的天地间,阳光照耀,无所遁形,让我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微不足道。
然而草原是如此的多变,浮云散去,草原正午的阳光,静悄悄地爬上来,晒在身上让我感到些许的温暖,风似乎也变得不是那么凌厉了,停车凝望这一直让我迷恋不已的草原,蓝天白云下,金黄的草原上,蜿蜒曲折的乃林河缓缓汇入到那蓝得如同宝石般的天鹅湖中,湖中闪烁着点点的白星,掏出望远镜一看,大群野鸭水鸟当中,10多只大天鹅悠闲的在湖面徜徉,嬉戏,洁白的羽毛反射着耀眼的白光。。。。。。
秋天的乃林郭勒,没有牛羊,也没有人烟,现在这里已是鸟类的世界,远远看着它们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蓝天白云间,无拘无束,安静祥和,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什么原因,乃林郭勒对我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吸引力,自从知道了这里后,这片原始的草原,似乎就一直在向我召唤,让我一次一次地投入她的怀抱,去感受她的美丽,她的广袤,她的悠远,我不清楚为什么会如此的迷恋,或许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无可阻挡。
令人窒息的阿尔山之水
离开乃林河,经过那道残破的金界壕,再次回到边防公路上,太阳已经落到了我的身后,还有三百多公里的道路,让我和他赛跑吧,看看是他先落下,还是我先到达。。。。。。
天渐黑,踩着最后的余晖,我赢得了这场比赛,来到了美丽的边城——阿尔山,如我所料,所有宾馆都是爆满,然而运气似乎一直笼罩着我,我正准备离开时,适逢一群南京的朋友退房离开,不但给我留出了房间,闲聊中还给了我张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票(两日内有效),无异于给我节省了一笔开支,180元,要说这票价可真是不便宜。
舒舒服服地睡了一个好觉,清早,出发去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早上的空气已经很是寒冷,周围弥漫了浓浓的雾气,车身上也是一层水慕,好像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深秋的氛围提前而至了。行进在落叶松和白桦树组成的森林中,到处都是一片金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出去,都是无与伦比的秋日风光,因为秋冬两季是重防火季节,进入森林公园之前有道防火检查的关卡,严禁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带入,且需要办理车辆森林防火证明,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保证不在里面抽烟我绝对能够做到,不过因为年轻的武警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到了我车后座上的烟盒,两盒还没开封的“红云”就这样被没收了,让我着实郁闷了一会会儿。
阿尔山原名为“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的神泉”,虽然叫做山,真正的意思其实却是水。整个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是哈拉哈河流经阿尔山的这一段大兴安岭,由于地质变化形成了许多别致的景色,如天池,杜鹃湖,三潭峡,仙鹤湖都是火山喷发阻隔哈拉哈河形成的堰塞湖,石塘林则是火山熔岩流入河道堆积而成。
阳光逐渐升起,驱散了浓雾,清澈见底的不冻河畔,聚集了成群结队饮水的牲畜,蓝天,白云,森林,河流,牛羊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不冻河,顾名思义,就是这条河冬天不论气温多么寒冷,都不会封冻,其实这条河也是哈拉哈河的一部分,至于为什么不封冻,我想多半和地热有关系,阿尔山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以温泉出名的,所以也就不足为奇了。杜鹃湖是一个及其美丽的地方,阿尔山的水所能表现出来的美,在这个地方就是终结,秋日的湖水蓝的是那么的透彻,一如故事中的童话世界,相信所有到过这里的人都会为之倾倒。杜鹃湖得名于夏季湖岸周围盛开的杜鹃花,记得夏天来这里的时候,也曾赞叹,但现在看来,繁茂的花朵虽然美艳,但却远远不及秋季的那一汪碧水让人心跳,更何况,秋季这里也是天鹅迁徙的必经之地,据说再有两周就能够看到。仙鹤湖我从来没有去过,因为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路,其实就是现在,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路,不过是林间开辟的一条通道,比较坑洼,且狭窄,路旁的树枝时常刮蹭车身,这可能也是没多少人去的一个原因吧,几公里后,一个酷似高原湖泊的地方让我目瞪口呆,金黄色的草甸包裹着一大片蓝蓝的水域,背后山脉层叠,起伏延伸,美得令人窒息。拍照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远处的山上下了雪,那就更为理想了,拍些照片拿回北京说是青藏高原也未必有人看得出来,美丽的景致可见一斑,无需过多的形容。
用着免费的门票游览了秋日的阿尔山,让我无法主观的去评价它,因为加入太多的个人观点总会有失偏颇,但谁也无法否认这里的确是一个相当美丽的地方,至于是否对得起180元的门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