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离开”,其实也是一种支持
(2008-07-14 13:02:26)
标签:
奥运会cpi指数民族大家庭北京旅游 |
屈指算来,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过20几天了,不由得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奥运会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
回想2001年申办成功的时候,北京城内一片欢呼,鞭炮鸣响,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在这一刻,我激动、我自豪,想想吧,那将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度、13亿人口、56个民族大家庭的空前盛会,那是综合国力之争、国际形象之争的伟大胜利,摆脱了多年来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偏见,压制,让我不能不为之雀跃,疯狂。。。。。。七年之后,当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即将来临之前,我却冷静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欣喜之外,更多的是在考虑为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能做些什么?以及奥运会能为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举办奥运会,除了弘扬体育精神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要那些不了解中国的西方人来北京看看,中国究竟是一种什么现状。我们要他们知道,中国不是如他们所想的贫穷,落后,没有人权,而是一个富有活力的高速发展的文明古国。
而2008年,对于我的祖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雪灾,洪涝,还有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另外,其他各种各样的阴影也时常盘踞在我们头上。。。。。。
在经济上,CPI指数连月递增,通胀居高不下,油价高企,股市,楼市大幅下挫,海外热钱的不断侵袭。在政治上,藏独,疆独份子的疯狂叫嚣,滋生的暴力事件,还有某些西方国家极不友好的刻意打压。。。。。。
排除上述等等因素,北京自身的问题依然存在。交通,安防以及环境污染等都是决定奥运会成败的重要因素。奥运会使北京即将成为2008年的旅游热点,奥运主题、老北京风情主题、北京酒吧文化主题等特制线路将深受中外游客青睐。而交通问题一直是北京的一大特色,网上也曾经有人戏称北京是“首堵(首都)”,可见其拥挤的程度。为了奥运的顺利举办,北京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公车封存,社会车辆分单双号行驶,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但突如其来的政策干预,是否能够完全解决北京的交通压力,以及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否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现在还很难说,毕竟一下子涌入数百万人,对北京这个本来就很拥挤的城市无异于雪上加霜。
作为一个北京人,支持奥运会是义不容辞的一种社会责任,但如何支持我想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比如主动放弃驾驶机动车,比如为外国外地的朋友带路,导游,比如为奥运主动维护社会文明等等,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可以有很多很多。
2008年北京奥运,我会选择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支持,我选择“奥运期间离开北京”。
对于我这样长期居住在北京的人来说,得益于天时地利,去现场观看比赛一定很诱人,相信机会也很多,但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首先我觉得比赛完全也可以通过电视直播来观看,不一定非要去现场,本来人就很多,都去凑热闹不能算是一个好习惯,中国的传统,谦让才是美德,所以我不会去。其次,因奥运美化的城市空间,比赛完了依然存在,也不一定非要赶着这个时刻来感受。或许现场观看奥运,具有一些特殊的纪念意义,但我已经说过,奥运对于中国我觉得更大的意义是中国对世界的一种展示,这个目的达到了,纵然没有亲到现场,为我们的体育健儿加油助威,我也不会觉得遗憾。在这段非常时期,把有限的空间让出来给外国友人,外地朋友,又何乐而不为?
一个人的做法,对于减轻交通负担,缓解城市压力所起的作用,相信不会有多大,但如我一样奥运期间没有必须留在北京的理由的朋友,不妨试试用这种方式支持我们的奥运会。积少成多,有作用总会体现的。
我认为,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北京,也是对奥运会的一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