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蒲浪律师在最高法院办理再审申请见闻

(2010-12-23 13:40:53)
标签:

杂谈

分类: 办案手记

近日代理一家房地产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此案一审省高院,二审最高院,严格说来,判决结果都对委托人有利,就这个案子本身来说,委托人已经全胜。但二审判决书中部分法院认定的事实,可能让委托人在其他案子中败诉。因此申请最高院对此案再审,更改一些事实上的认定。要让最高院纠正自己可能的错误,难度可想而知。

网上查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诉立案大厅去年迁到新址,小红门乡红寺村,我周二早上出发,中午到了南苑机场,南边离小红门不远,先安顿下来,周三去立案大厅。出租车不去,只有坐三轮车,经过很长一段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街道,两边都是破旧的平房,走到一处地方,看到路旁的警车逐渐多了起来,黑字头的最多,路边有一大公共厕所,比周围的房子还要新一点,正为首都的建设赞叹不已之时,三轮司机告知曰,最高院已经到了,我才注意到厕所的对面,也就是马路对面就是最高院的立案申诉大厅。真巍峨雄壮啊,墙大概有四米多高,外加墙上的铁栅栏,可能还高点。北方建筑,厚重的很,深灰色,还是有法院的气度,就是严肃有余,外加周边这个环境,不知道咋的,让我想起了成都看守所。

但是当天我扑了空,因为周三最高院不接待上访和申诉等。于是和旁边的村民闲聊一会,同样碰到几个扑空的来访人员,有劳动纠纷来上访的,因为此人在北京本地工作,上访多方便啊。周四我又去了最高院,九点多钟,大门外没什么人了,因为全都进去了,我也在门口,接受了询问,表明自己律师身份,门口的法警便指示我直接从侧门的律师通道进去,不用安检。进到大厅后,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银行真大啊,排号的人真多,十几个窗口都忙不过来,咦,不对,银行排号后,大家还有坐的地方,他们干嘛坐地上呢?大家可想而知有多少人了,椅子都远远不够。

询问后,我去1号窗口领取了来访登记表,填好后去另外一个窗口办了登记,接待人员让我去第二接待区等待召见。第二接待区就在二楼,上面已经等了三四十人了,以老弱病残妇者居多,毕竟上访这事耗费精力和时间,正当壮年的男丁们还得挣钱糊口,只有分工合作了。里面偶尔也有几个律师来办理申诉立案,我碰到一个北京律师,为一个合同纠纷来申诉,还有广西的一名律师。接待区是几排座椅,接待室区域和接待区有铁门隔开,喇叭里喊到:“**省的**,请到**号接待室”的时候,就去招呼法警打开铁门,然后进去接受召见。我等到下午三点左右,终于有通知了“本院的蒲浪,请到**号接待室”,怎么叫“本院的蒲浪”,不是“四川的蒲浪”呢,谁把我工作调动到最高院了,真是太感谢了。原来这个案子是最高院终审的。

接待室区域,是比较曲折悠长的走廊和周围的会见室组成的,会见室挺多,起码二三十个,但是不一定每个会见室都有法官接待,有法警偶尔巡视维护秩序,里面没有看得到外面的窗户,可能北方的建筑就是这个特色,保暖到是没问题,里面灌不进来冷风。我见到接待法官后,寒暄两句,然后我问她哪个学校毕业之类的,法官回答这个不好透露,看来套近乎也没用,人家挺公正执法的啊,收过我的材料后,仔细审阅了,表示说这个案子他们可以受理,但让我去刻一光盘,里面包含再审申请书和二审判决书,都做成word文档。将再审申请书做成word文档我认为应该,但是二审判决书的电子文档,在最高院办公电脑里明明有存档,直接调用就可以了,立案庭的这种做法让申请人再去折腾一下,是不是浪费社会资源呢,毕竟由申请人办这个事情,就还得先扫描判决书,然后还要校对,不是几分钟搞得好的事情,并且难免出错。我马上去附近找到刻光盘的,把这一套东西弄好,四点还不到,我一看还不到下班时间,赶紧再去法院找接待法官,指望当天就把事情办好,进去后,二楼接待区守门法警很配合说你赶紧点,可能还来得及。我赶紧进去了,结果接待室人去屋空了,只有第二天来了,周五早上,再次来了法院将光盘上交,接待法官开了收件清单,但里面收件人处只填写了个接待室号码,没有签名也没有法院收件章。听所里的前辈说以前去最高院,开收件清单都要盖章的,现在大概全国搞节能减排了,少用印泥这种工业用品了吧。

 

 

 

 

 file:///C:/Users/pulang/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644.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