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铸就医院的品牌
(2022-07-28 09:36:46)医院品牌是什么?就是你在患者心中的价值存在或者形象声誉。你的技术水平、你的服务状况、你的医院风气构成了你在社会之中的品牌,你在患者之间的口碑。
医院拥有好的品牌,患者有需求往往视你为首选;而一家医院声望好,在这里从业的员工就会感到自豪,归属感就会很强;主管部门或者与你打交道的企事业单位对你也会“高看一眼”,办起事来也会顺风顺水。所以说,没有哪一家医院对自己的品牌漠然视之。
铸就医院的品牌靠什么?抓好学科建设,提升技术水平,注重引进人才,严格绩效考核等等,都是需要做的,但我们一定要看到在以上因素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左右,在起着源动力的作用,这就是“文化”!
作为医院管理者,都希望看到员工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内在的潜力释放出来,但我们是否想过从员工角度来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我要全力以赴?”为什么有的医院待遇已经一再提高,但效果却没有如我们所愿,诊治效果、服务水平总被患者诟病、投诉。试想,如果在医院不能形成为患者利益着想的价值取向,缺乏与患者和家属共情的意识,即使有再好的设备、再高的技术,其作用也不会得到理想的发挥,当然得不到患者的正面回馈。
我们强调的“文化”建设,并非是空洞的说教,表面的口号,而是那些关乎医院根本风气,关乎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建设。一家医院好不好,医务人员是不是一个好医生好护士,衡量的标准就是能否给患者带来医学的福音,带来温存的照护。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对于医务人员,人文是什么?就是要给患者治好病、防好病。离开了医院的主业即医疗服务,空谈的文化一钱不值。
那么, 如何通过文化建设来铸就医院的品牌?
建设医院文化,要创设让医者不忘初心,恪守从医之道的医院氛围。运用多种方式让众多医学前辈和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事迹走进员工的内心,接受精神的洗礼,提升思想的境界。 ”大医,并非只因医术精妙而被人铭记,更因他们即使见多了病痛、生死,仍将每一个生命视若珍宝”,要让“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宗旨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记得一位院长曾说过,我们所做的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医院的“魂”找回来。我们要看到员工内心都有着一颗向善的种子,都有一支向善的火把,只要得到恰当的培育呵护,种子就会萌芽成长;只要用希望之火去点燃,火把就会熊熊燃起。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抓好骨干队伍的教育培训,让优秀的“三分之一”发挥出先行带动效应。
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关系。在确立医院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坚决、持续地执行,不论遇到何种情况必须贯彻始终。制度和规范是医院文化的彰显,是医院的价值追求的体现,它让文化变得不是“虚无缥缈”,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对维护和渗透医院文化,培养员工形成不言而喻的良好习惯起着重要作用。正如北京协和医院一位管理者所总结的那样,“协和文化就是协和的管理制度和程序,以及在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人、为事、为学的态度。”
以文化铸就医院品牌,要求医院各级领导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对“文化是医院的灵魂”的根本要真正理解,要真正坚信,做医院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身体力行者。总结本院的发展历史,根据医院发展实际确立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创造性地运用为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将医院所倡导的文化逐渐被广大员工所熟知、所认同。人们常说的“医院文化就是领导文化”的意义就在于此。党委书记、院长在医院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是看他们对医院文化所起的影响力。他们的格局和视野决定了医院的发展,他们的文化修养人格品性对管理干部、对员工的价值追求和个人修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建设,是一项根本性的需要长期坚持方可见到成效的事业,对医院健康、高质量的发展意义重大。每个医院管理者、学科带头人对此责无旁贷,一定要从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肩负起这项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