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暖的一幕

(2022-06-01 08:08:51)
5曰31日上午,我到应急总医院复诊。
在往侧楼诊室走的路上,看到一个年轻护士快步向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去,老人看上去有八十多岁了。护士边走边喊“老爷子,您别往里走了”,到了跟前,护士笑着用右手扶着老人的肩膀,帮着他转过身来。行动有些迟缓的老人很顺从,随着护士的指引向回走去。我暗自猜想,可能是老人的核酸检测没合格,不能进入医院。
当我在五楼候诊,诊室里还有一个病人时,两位医院行政人员急匆匆跑来,到诊室门前站住了。这时,我注意到她们不时地在交谈着什么,流露出焦急的神情。前面就诊的人刚走出来,她们赶紧走进去和里面的韩医生说了几句,只见韩医生什么也没说,匆忙收拾了一下立即就跟着她们往出走。临出门时对我说,“您在诊室稍微等我一会儿”。
大约10几分钟后,韩医生回来了,对我说,“门口有位老人核酸检测已是多天前的了,不符合入院规定,跑下楼去就是为他看病”。语气是那么平淡,好像一切都是那么正常。
疫情当下,防控是重中之重,而医院作为老百姓就医的场所,还要同时兼顾看病的需要,作为医院面对这有时是两难的情况如何处理,就要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素质了。
上边提及的这桩事,对当时医护人员可能认为是责任使然,然而在一旁的患者看来则倍感温暖。从门前值班护士对老人的称呼、劝阻,到行政人员迅速调动安排,直至韩医生当即从五楼跑下去为老人看病,这一系列行动让我们看到应急总医院对病人的需求,特别是对一位耄耋老人的就医困难的重视,及时快速做了妥善处置。
近来,我们常来看病的人都看到应急总医院的变化,不仅是一幅崭新面貌东区的开诊、院本部的布局调整和已经开始的环境改善,更注意到竖在顶楼上“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的标识和“院长接待日”的设置,让人感到医院有一股朝气蓬勃、奋然向上的劲头。
“温暖的一幕”也许只是自己看到的一个微镜头,但从这里我感到的是应急总医院的风气,感到的是医院“患者至上”文化的彰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