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的“留白”

(2022-05-27 07:53:38)


书法和国画都有“留白”一说,讲究含蓄、内敛。在“有”和“无”,“实”和“虚”之间,给人以美感,在字、画之外留给人们去遐想,去想象。著名画家李苦禅先生说,“空白,含蓄,是中国艺术一门很大的学问。”
此外,音乐的“弦外之音”,文章的“字里行间”,诗词的“诗外之意”,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呈现出的音符、文字之外,让人们去揣摩,去思索,去追寻……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需要“留白”呢?
回答是肯定的。室内陈设,墙壁悬挂不是越满越好,而要素简、净洁、雅致;家中杂物,日常所用,不是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而是要简单方便、易于打理;结识朋友,社会交往也绝非越广越好,而是要志趣相投、有所选择,让自己心境舒适,安静专注。
《老子》十一章讲“有”与“无”的关系,尤其是关于“无”的作用。应该说这是老子的一大发现:
“三十幅,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在这段话中,老子告诉我们为什么轮子“有车之用”?因为它其中留有空隙;为什么器物“有器之用”?因为有容量;为什么房子能“有室之用”,因为存有空间。结论是“有”不可缺,它对人有利有益,然而只有当和“无”相对配合时才能发挥作用。
《老子的帮助》一书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20世纪五十年代宋庆龄副主席访问印度,尼赫鲁总理致辞说:‘夫人,许多年来我们注意着您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没有说什么。没有做什么……’这话讲得实在是妙极了。”

由此,引申到在医疗服务中医者的自我修养,我们也需要强调为自己“留白”。“满招损,谦受益”,就是告诫人们要懂得谦虚,懂得天外有天。
著名医界前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杂志》总编费开扬教授医术高超,为人平和,深受患者称赞爱戴。退休应邀在外出诊,诊所原来挂号费是200元,看到病人越来越多拟把专家费提高。费老面对反复劝说,明确回答“如果非要我提高,我就只好告退了”。近90岁高龄时,他仍在本院门诊部出诊,始终坚持挂号费100元最低标准直到停诊的一天。费老淡泊名利,一心一意“为需要的患者看病”。
他尊重每一个患者,诊脉开方非常重视和患者讲清缘由,还要问问有什么难处没有,始终面带和蔼慈祥的笑容,让看病的患者和家属如沐春风,感受到医学大家“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
为人、行医是一样的,要领悟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警句,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体悟“留白”二字。正如著名学者王蒙先生所说:“万事万物都必须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有不确定性,留有未完成性,留有空白,也就是留有‘无’。”
至于如何懂得“留白”,懂得“虚”、“无”中的学问,洞察其中的内涵和价值,除了对精神层次修炼有追求、有向往,多读书,多修炼,多体悟,可能别无他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