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学与朱建军的意象对话
(2012-08-11 22:41: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载与评注 |
《荣格自传:梦·记忆·思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08版,P167-168:
刚开始,阿尼玛的消极因素使我印象深刻。我对它感到有点恐惧,就像面前有一个看不见的人似的。然后我尝试着让自己换一种角度去看它,把我所写下来的幻觉看作是写给它的信。也就是说,我是写给自己的一部分看,这部分与我的意识持有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我获得了出人意料和异乎寻常的答案。我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正在分析一个女性鬼魂的病人!每天晚上我都在写着;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给阿尼玛写点什么,它就不能理解我的各种幻觉。然而还有一个理由:写出来的东西不会歪曲阿尼玛,它也就不能由此去编织阴谋诡计。在只是把某事说出来和真正把此写下来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我在“信件”中试图尽可能真诚地遵循古希腊的一句格言:“有施于人者才能受之无愧。”
我逐渐地学会了区分我的想法和那个声音所说出的东西。比如,每当那个声音要把那些陈词滥调强加于我时,我就说:“不错,我过去也这样想过和感受到。但我没有义务保证我的一生都是如此。为何要受这种屈辱?”
能把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东西区分开来尤为重要。也就是说,人们必须要能把这两者加以分辨,最容易做到的是把它拟人化,然后从意识的角度与它建立某种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剥夺它对意识的影响力。因为潜意识里的东西具有某种程度的自主性,所以这一技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当然,要完全接受这种潜意识内容具有自主性的事实则是另一码事了。但这里却恰恰有一种与潜意识交往的可能性。
……
然而,阿尼玛也有积极的方面。它能把潜意识的各种意象传递给意识。而这正是我特别看重的。几十年来,每当我感到我的情感产生障碍和深陷不安之中时,就总是会求助于阿尼玛。这样就进入了潜意识的状态。这时,我问阿尼玛:“你现在又有什么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我想知道这些东西!”经过一番抵抗后,它会有规律地产生一种它所感知到的意象。只要这一意象一出现,不安和压抑就一扫而空。我的全部情感能量都转向对这一意象的兴趣和好奇。接下来我就与阿尼玛谈论这一意象;因为我必须尽可能地去理解它,就像我对待梦那样。
【荣格这段话,大概可以看作国内朱建军发明的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方法的起源。据我有限的了解,意象对话的方法,简直可以说是直接“抄袭”荣格。不过荣格可能并没有正式和大量地在病人身上运用这种方法。我怀疑,这种方法弄不好有着加重病人幻觉和分裂的严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