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爱德华的城堡

(2011-04-26 19:53:50)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非虚构
爱德华的城堡

刘县书

今天重温旧片《剪刀手爱德华》,突然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没有人把它推为20世纪最好的科幻电影之一呢?
我读到过一些媒体评选的什么科幻片世界前10或前50名的排行榜,都不包括《剪刀手爱德华》,而在我看来,它如此独特有味,可以让人铭记终生,这样的幻想影音故事少之又少。

“为什么天会下雪呢?”小镇雪夜,小孙女在床上问老奶奶。老奶奶陷入深深的回忆,透过窗玻璃能看到远处山上的阴暗城堡,在那座城堡中有一个双手是剪刀的人,“这里以前从不下雪,自从他回到城堡以后,就每年都会下雪了……”

“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当老奶奶还是一个高中女生Kim时,有一天,她的母亲佩格,一位雅芳化妆品的直销员,推开阴暗城堡尘封的大门。她本来想发展一个新客户,却发现城堡中只有一个头发如乱草、无人照料的大男孩爱德华,他脸色苍白,脸上布满被自己的“手指”划伤的伤痕,因为他的双手即为铁制双剪。原来城堡中曾经住着一位发明家,老发明家制造了爱德华,教给他礼仪、诗歌等人间的种种,却在给他换上人手之前猝死。
善良的佩格将半成品的“人造人”爱德华带回家,给他家庭般的温暖及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机会,他爱上了Kim,但后来被人嫉妒和中伤,原先人们的好奇和热情突然变成了敌意。圣诞前夜,爱德华在小镇人群起攻之的愤怒和警察的追击中惊惶逃回城堡,再也没有出现。

那天晚上,逃亡之前,他曾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挥动双手切割冰块,为心中的天使雕塑,Kim曾在飞扬的冰屑中陶醉起舞。“后来这儿便常常飘雪,而你也能看到我在雪中起舞。”满脸皱纹的Kim在窗前低语。

但“人造人”爱德华还是以前的样子,他不会变老,也可能不会遗忘和移情别恋,在外表阴暗、诡异的城堡的庭院中,陪伴他的有绿树雕成的可爱的恐龙,有冰块雕成的少女和儿童。

你注意到了,我使用“人造人”这个词,而不愿使用“机器人”,爱德华与后来很多科幻片对各种“机器人”、“半机器人”、“基因改造人”、“生化人”的想象不同。在后来的科幻故事中,无论人造战士或人造“牛郎”,“机器人”作为人工制造和优化改进的造物,人们往往想象它们比未经改良的“自然人”更“完美”,也更无情。

但爱德华正好相反,他有缺陷,连一般的健康人都比不上,在小镇被视为残疾人士。他的“残疾”不单体现在他与众不同的剪刀手上,其实更主要体现为他不懂人间的世故、机心、贪婪和虚伪,他太单纯,而且比小镇上的很多男女更有童心和爱心,因为心中有爱,所以他也会嫉妒、悲伤。

在有缺陷这一点上,“剪刀手”爱德华与《弗兰肯斯坦》中的人造人相似,后来,大概是随着科幻故事中科技的不断进步吧,人造的机器人或生化人越来越完美,在硬件方面似乎很少出什么问题,如果出点什么纰漏,多半是软件方面。

苍白、木讷、小丑般的爱德华心中,似乎比小镇的人们有更多的纯洁的爱,这可能吗?

在整部故事中,导演和编剧提姆·伯顿都没有费心用什么幻想的技术来说服我们——关于爱德华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他的心中如何有爱与创造的冲动,除了爱德华脑中闪回的那些有关城堡内机器运作的黑色喜剧画面,没有任何解说。

爱德华从未脱下他身上黑色、滑稽的紧身服,从未像《终结者》中的施瓦辛格一样让我们一睹他皮下的机械电子器件,其实我们搞不懂“他”的技术和版本,伯顿可能根本不在乎这一点。大概因此,有些人不把这部片子归为科幻类。

剪刀手太像人了,这个机器人身上有太多人性,因此,就机器人技术而言,他太高级;就世俗社会而言,他缺少人性中虚伪、世故的成分,因此显得像远山上的城堡那样不真实。

但我想到了爱德华爱心与纯洁一种可能的来源,那就是因为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及他接受教育的方式。这个机器人,人造之人,从小听老发明家念诗歌和礼仪,他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当作信仰和教条,老发明家还没来得及交给他更多。爱德华是一个孤独中长大的机器人男孩,60年后,他爱的那个人老了,他依然是那个大男孩。他的智能终究有限,而且终年一个人呆在城堡中,永远学不会人类那些曲折复杂的心思和表达。

从《剪刀手爱德华》到《火星人进攻地球》、《人猿星球》,包括他的蝙蝠侠系列等,在提姆·伯顿的世界中,阴暗与鲜亮、诡异与浪漫、幻想与真实总是交错镶嵌,而我觉得,未来就是这样的。

我们都是人造之人,只不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走出城堡后便无处可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