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水村:阳光·西和店·龙王庙·古井·五步蛇

标签:
灵水村西和店肖诗白五步蛇旅游 |
分类: 日记与见证 |
11月21日,阳光晴好,远处山头的雪依稀还在,我参加鼎极摄影俱乐部的活动,来到京西门头沟区的灵水村。
从网上的资料看,灵水村是北京第二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另一个是爨底下),有1000多年村史,明清两代先后出过22位举人,因此称为“举人村”。
这是村口“灵水举人村”的牌子。
同行的有十几位俱乐部会员,除了我拿着最基础的Nikon D40相机带标准镜头,其他人都长枪短炮,设备精良的样子。我不掺和任何有关相机或镜头牌子、参数、价格、用法的讨论,也不怎么听带队专业摄影师的讲解,我只管自己四处踅摸,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一点什么。
“西和店?”
他们从这个荒废的破落门楼前过去了,我决定钻进去探索一番。
进了门楼,是两段老墙隔成的一段小巷。杂草丛生。
小巷尽头往右拐,便看见了紧闭的院门。冬日,正午的阳光照在院门上。
多少年前,当院子的主人还在,此时该是热腾腾的午饭准备时分。我该咳嗽一声,以作问讯。
院门外正对的墙上这两个字,看上去很有年头了,不知道什么意思。
院门用木头门闩闩着,但挡不住我的好奇,我用手指轻易地将门闩移开,推门进了院子。
眼前四座残破的老房子,围着阳光、残雪、枯草、瓦堆。雪上没有一丝人迹。
穿过荒院中的积雪,进到木门敞开的房间,这应该是主人的卧室了。回望院中,晶莹逼人。
阳光洒在废弃的旧炕上。
请主人原谅我冒昧的拜访吧。
从荒院的另一侧小门出来,发现已置身于另一家农户的院内。正在院中作奔马状撒欢的小男孩惊讶地问:“你怎么来的?”
“不告诉你。嘘……”我神秘一笑,怕他嚷嚷。赶紧溜走。
我们在灵水村51号院吃的农家饭。女主人告诉我们,呆在村里种田不挣钱,靠天吃饭,今年收成就很差,“就院子里堆的那点玉米啦”。“那点玉米”风干了,倒像花一般好看。
村西北角,残破的龙王庙戏台遗址,“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前垃圾满地。
废墟间,古柏依然苍翠。有生命的树比没有生命的土石建筑更长久。
据说,离灵水村不远,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天主教堂,但我没有时间去寻找。
另一棵古柏,站在村后的山坡上。
史料说,灵水村中曾有72口水井。如今大多废弃了,但我在路边发现了一口依然在使用的水井。
村西北,阳光中另一棵老树,似虬龙飞舞。
从村西北的小山上俯瞰灵水村。据说,整个村子的形状模拟的是一只玄武灵龟,那些屋顶便是龟甲上的图案了。
周围的山峦很漂亮,希望以后有机会去爬。
最好的方式是在村中的农家院借住十天半月,然后每天早出晚归往一个方向探索。
51号农家院一天包吃住的报价是60元,有自家烧的暖气。
最后,不能不提此次活动的技术指导、摄影师肖诗白先生。
他是拍摄两栖类与爬行类的行家。当天在吃饭的农家院我们正好收看了CCTV10一个访谈肖先生的节目,题目就叫《追踪五步蛇》,有关他在梵净山追踪拍摄五步蛇的历险。
从节目及与肖的对话中学到几点:
1.北京也有一种毒蛇,叫短尾蝮,是一种灰色不起眼的蝮蛇;
2.北京有一个蛇类专家叫马式曾,也是北京最好的蛇咬伤治疗专家;
3.五步蛇也是一种蝮蛇,头部像一片枯叶,在准备攻击时尾部会像雨刷一样不断摆动,但不像响尾蛇那样尾部有角质环,声响较小;
4.五步蛇情急之下也会喷射毒液,不要让伤口碰着毒液,否则也可能中毒;
5.被毒蛇咬伤时,迅速清洗伤口,可用嘴吮吸,但不要如传言的那样使劲包扎——因为一旦松开包扎,毒液会更快地随血液流向心脏,更危险;毒蛇咬伤的伤口往往会迅速肿胀,往往也包扎不住;(适当包扎是有益的,不能太紧不能太松,可每隔一段时间松会儿,以防组织坏死)
6.肖曾被竹叶青咬伤手指,后来肿得像胡萝卜,而且身体相应的半边都肿了,从半边脖子到半边腰,三四个小时后才到医院得救;
7.有些毒蛇甚至能将毒牙穿透自己的下颌来咬伤你抓住它脖子的手,因此抓蛇时手不能太靠上,当然也不能太靠下;抓蛇时一般先用叉子叉住它的脖子,然后再上手抓,小心它回头咬你;
8.肖在梵净山碰到过一个当地村民,就是被五步蛇穿透它自己的下颌咬伤的,后来在床上躺了数月,拣回一条命,但被咬伤的那只手后来萎缩得很小,失去功能;
9.在一部国外的纪录片中,我好像曾看到专家提着毒蛇的尾巴让它倒吊着,那蛇似乎软软地垂着。难道这样是安全的吗?肖说不行,它会翻过来咬你。
10.“我现在已经不拍这个了,现在主要做水下摄影。”肖说,“怎么你想抓蛇吗?很危险。”
是的,有机会我想试试。因为我很恐惧,只有抓过了,才能真正克服这种恐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