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森林之外的世界
2005年7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网络魔法森林中,面对花间枝头宛转的姐姐妹妹,我常愿意少叫多看。口水雨一直在下。
这些姐姐妹妹,我一个也不认识,没有见过面、喝过茶或其他更深的交往,所以,对她们本人其实我没有真正的看法。这是我的习惯,先读原著、接触真身,再产生意见。
当然,我看过据说属于她们的一些照片、视频、文字,读过相关报道、帖子,终究是不可靠的间接印象。在我的第一印象中,木子美文字很好,芙蓉姐姐好像很适合生娃,黄薪天真烂漫,中国女子百花齐放,我乐。
依照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训练,我看传媒上很多相关报道搞得缺乏专业精神,事实没弄清楚就写了,没到第一现场,没采访多个信息源,来龙去脉无人梳理,一些从未被证实的句子被所有的文章粘贴,比如所谓5000人在线翘首期盼芙蓉姐姐的说法,不知从何而起,有何证据?说她红遍清华北大,也没记者到校园中找男生女生求证一下。如果事实没看清楚,又再大发议论,这种行为与意淫自慰自恋相当。当然,有时我们就好这一口。
历数这些奇特、出位的姐姐妹妹之后,有人开始宣布“时代不同了”、“中国人变了”,说这话时有人带着谨慎,有人在打哈哈,有人目瞪口呆,有人已相当痛心。
关于中国人变没变,我倒有些话想说。
对“中国人如何如何”“美国人如何如何”这样的“大叙述”,我一直不大以为然。从辜鸿铭、林语堂到鲁迅、柏杨、李敖同志,他们笔下这样的句子不断。在日常生话中,也总能听到身边人这样下判断,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骂:“中国人踢足球就是不行!”
中国人肯定是多样的,不加修饰的全称判断最好不要轻易使用。你说中国人内向、含蓄、保守,但显然也有不少人外向、直率、激进。如果你说多数中国人原先在性方面羞涩、保守,在镜头和话筒面前局促、谦虚,那么从现在的网络景象便能证明多数中国人开始变得性开放,敢于大胆暴露和表达吗?且慢。
变化的确在不断发生着,总趋势是知识越多、禁忌越少,利益和欲望驱动越强烈,人也便越加投入和忘形。但人性、文化和社会不会发生突变,需要时间积累,而且将在两极之间反复来回振荡,这一点可让某些痛心者、不解者放心。
我相信,网络魔法森林不过是把个别另类者推到了聚光灯下,不过是把人心人性中某些隐性的潜伏的成分激发和张扬了出来,因此给人山河变色、国民变态的感觉。网络是一种多节点的无法完全被上级掌控的传播系统,前所未有;而这样的人、这样的成分,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自己的心中存在着。
花心的女人在中国最传统的乡间也是存在的,你以为乡村就没有风流韵事吗?如果中国农民都上网了,他们一定会把谈论风流韵事的地点从田间延伸到论坛。
从秦始皇的老妈到大封男后的则天女皇,从潘金莲到多浑儿,都说明中国女子从来不乏另类,她们以前只不过找不着BBS和博客,无法起个花名把自己的日记放上去。
放上去了又怎么样?窗外照样传来四环路上不息的车流,几位男女在十字路口的红灯前停住脚步。坦率、真实是许多中国人缺少的品质,至少有些特立独行者在这方面为社会有所贡献。人对外界信息从来不是全然被动接受,人与信息之间的互动是复杂的。看恐怖片暴力片可能让人更热爱平常的生活,淫乱色情文字可能让人更珍惜爱情亲情呢,在舞台上展示变态说不定还可以培养同情心。
网络是一座心中的虚拟大舞台,现实社会还是现实社会。依我看,还少有中国人修炼到内外如一的境界,有些事他们想了、做了,但是不说;有些事他们整天在说,但从来不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