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分类: 我的编译 |
对暗能量的观测可能缩短宇宙寿命
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也译为“凯斯西储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最近提出,人类对暗能量的观测行为,可能已经缩短了宇宙的预期寿命。
暗能量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结果,它推论宇宙间的真空其实不空,其中存在相斥的暗能量,这种能量会导致宇宙膨胀得越来越快。在1998年对超新星的观测实验中,多数物理学家认为我们找到了暗能量存在的证据,据研究,大约70%多的宇宙由暗能量组成,暗物质则约占20%,通常的物质加起来不过约占宇宙的5%。
量子物理学把真空视为粒子不断瞬息生灭的生死场。1958年物理学家卡尔芬发现,一个量子系统经过很长时间之后其中粒子衰灭的速度会降低,因为粒子生成的速度按指数增长,而衰灭的速度下降,因此此系统若能通过一个转折点,便可能永生永存下去。按照这一理论,主要由真空组成的我们的宇宙是很可能通过这一转折点而永存的。
但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和测量行为会改变被观察和测量的对象(称为量子芝诺效应),物理学家克劳斯和邓特认为,1998年科学家对超新星光线的观测,可能重设了“真空”的衰灭时钟,使之回调到转折点出现之前的情况,可能因为那次观测,宇宙将从此错过永生的契机。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球和火星这样的类地行星在历史早期的数千万年时间里表面一直保持着熔融状态,这说明地球和火星比原来科学家预想的冷却得更慢。
在地球上已经很难找到行星形成早期的历史线索了,但火星上保留了这些早期复杂过程的证据,它将是帮助我们理解地球早期历史的最佳材料。科学家已经将太阳系形成的历史准确追溯到45.67亿年前,火星的金属内核是在此后几百万年间形成的,以前科学家估计火星表面保持熔融状态的时间可能是数千年至数亿年,但无法确定。
最新研究对来自火星的9颗陨石中的钕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其中的化学成分堪称火星早期历史留下的指纹。结果显示,火星上的岩浆海洋保持了上亿年,这一时间跨度令人吃惊地长,因此可以推论,那时火星表面有浓厚的大气隔离行星,以延缓表面的冷却过程。
8岁前的行为问题不会影响学习成绩
据科学家最近发表的两篇有关儿童行为问题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报告,看来8岁是个坎儿,8岁之前的行为问题并不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但若行为问题一直持续到8岁,追踪调查显示,他们长大成人后的学业和事业成绩将会落后于人。
美国西北大学的新研究分析了以前所做的6个大范围的调查研究的数据,共涉及约3.6万名来自美国、大不列颠、加拿大的学龄前儿童。结果发现,那些幼儿园时期出现行为问题(比如与同学很难相处、好斗、喜欢搞破坏、喜欢打断老师的话、不听管教、情绪低落、容易退缩等)的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方面表现很好,当他们升到5年级时
与那些行为表现好的孩子旗鼓相当。也就是说,早期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并不会导致后来的学习失败。
但密歇根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却在稍大一点的孩子身上发现了这种关联。他们追踪研究了856位美国孩子和369位芬兰孩子,结果显示,那些在8岁时仍表现出攻击性行为问题的人,到30多岁时其学业成绩明显更差,到40多岁时他们的职业成就也明显逊色。
骨髓移植新法无需化疗放疗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骨髓移植疗法,可望让病人避免痛苦的化疗或放疗过程。新方法使用一种特殊的抗体,可以清除小鼠体内旧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让新的干细胞取而代之,因此不用进行化疗或其他痛苦的辅助疗程。
在对镰状细胞贫血症、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狼疮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可能进行骨髓移植。但在接受新骨髓之前,病人通常需要忍受痛苦的化疗或放疗,以清除体内可能攻击植入干细胞的免疫细胞,并清除病人体内原来有缺陷的造血干细胞,因此也会毁坏病人全身的干细胞,导致脱发、腹泻等各种副作用。新疗法则给小鼠注入
针对c-kit蛋白的一种抗体,c-kit蛋白是造血干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分子,8天后小鼠骨髓中原有的造血干细胞减少了98%以上;在骨髓移植6个月后,对一种免疫细胞的检测发现,90%的免疫细胞是从植入的造血干细胞生成的。可见该疗法的小鼠实验颇为成功,但科学家还需要寻找适合人使用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