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在暗处的视力比人强5倍
我们都知道,狗在夜间的视力比我们人类的要好得多,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最新研究则确认,狗的夜视能力大概是人的5倍——它们能在大概为人眼可视的最暗亮度1/5的亮度下看见东西。狗在这方面比猫稍逊一筹,猫的夜视能力是人类的6倍。但狗比猫略胜一筹的是,狗几乎既能在亮处又能在暗处都保持良好视力。
狗之所以能在微弱光线中看清东西,原因之一是它们的瞳孔更大,可收集更多光线;原因之二,狗的视网膜中央有更多的感光细胞(棒状体),其中的感光化合物能对弱光作出反应;另外,狗眼球的晶状体离视网膜也更近,使得成像更明亮。但是它们的最大特长还是眼球中有一层称为tapetum的反光组织,这种位于眼球后部的像镜子一般的结构能反射光线,让视网膜有二次机会捕捉到进入眼球的光线,因此提高了狗在弱光下的视力。正是这种结构让狗眼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不过,它也会散射掉一些光线,使狗在正常光线下的视力有所降低。
改变生活习惯既减肥又拯救地球
美国的健康专家和环境专家正在建议美国人走出汽车,每天走路或骑自行车半小时,同时少吃一些红肉,因此既能控制体重,又将为控制全球变暖作贡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及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等机构正在考虑发起相关的公众运动。
据科学家估计,如果所有10岁至74岁的美国人每天以步代车半小时,一年下来就能减少64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节省约65亿加仑的汽油,同时全体美国人将减少30亿磅以上的体重,一个美国人平均将减肥13磅。
以步代车之外,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对控制全球变暖及控制体重也很有帮助。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报告曾指出,全球的肉类生产导致了世界上18%的温室气体排放,而美国人每天的吃肉量平均为健康推荐标准的1.6倍。
澳大利亚棘蛇如何聪明地捕食毒蛙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泛滥平原中的北部棘蛇(The
northern death
adder)非常聪明,懂得采用不同的巧妙策略来捕食不同的无毒或有毒蛙类,既吃到美味,又避免中毒。
这种棘蛇有自己的致命毒液。当面对无毒蛙时,它只要简单地把猎物咬住、吞下;但当面对的是危险的毒蛙时,棘蛇会在咬了猎物之后马上将猎物放开,在一旁等待毒蛙死掉,且其皮肤中的毒物或黏性物质已分解为无害的化学物质,然后再上前美餐一顿。
奇妙的是,棘蛇还懂得捕食不同的毒蛙时等待长短不同的时间。例如一种澳大利亚斑纹蛙(The
Australian marbled
frog)分泌的黏性物质,需要在蛙死后约10分钟才能变干,棘蛇就会在咬过之后等待约12分钟再去吃它;而另外一种澳大利亚树蟾(Dahl's
aquatic
frog)皮肤中的毒物需要30分钟才能降解,棘蛇便懂得等待大约40分钟再去吃。
科学家解释道,因为蛙的毒物让蛇不适,浓度却不足以杀死蛇,所以蛇慢慢进化出了这种智慧。
中美洲土著3000年前就开始酿造可可饮料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人类学家新近在洪都拉斯北部一处大户人家的遗址中,发现了当地土著居民饮用某种可可饮料的证据。他们在装饮料的容器碎片上检出了可可碱,这显示,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早在公元前1000年时就开始饮用某种可可饮料了,这比原来所知的要早500年。
这些最早的可可饮料可能是含酒精的酿品,比如用可可果果肉发酵制成的某种啤酒,而不是用可可豆制成的巧克力饮料。专家推测,可能正是在用可可果肉酿造原始啤酒的过程中,古代中美洲人偶然发现了制作巧克力饮料的秘密。巧克力饮料后来成为中美洲文化的重要特征,16世纪入侵美洲的欧洲人尝到这种饮料后带回欧洲,遂导致现代巧克力工业的崛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