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分类: 我的编译 |
血液影响我们的感觉和思考
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告诉我们,血液不仅仅把能量和氧气输送给脑细胞,它还以多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头脑运行。麻省理工学院的克里斯托弗·摩尔提出理论假设,认为血液流动的变化影响附近神经细胞的活动,会改变神经细胞之间如何传递信号,因此血流调控整个大脑中的信息流。这一理论已部分得到实验证实。
研究者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扫描大脑,显示大脑中血流的变化。对大脑各感觉区的扫描研究发现,血流的确影响感觉功能,例如,当更多血液流向指尖的感觉区时,人们就能更敏感地察觉到对手指的轻触。研究者认为,血液携带多种能影响神经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和物理特性,血流还能影响脑组织的温度。
这一理论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一些大脑疾病如阿兹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症、癫痫等。以前人们以为这些疾病是神经细胞损坏的结果,但其实也许另有原因。比如癫痫患者大脑中的血管系统常常存在异常,因此影响血流的药物可能帮助治疗癫痫。
人们会不顾事实相信流言
“众口烁金”、“积毁销骨”,这些中国古代成语得到了最新科学研究的证实。德国科学家的模拟研究显示,流言可能比事实更能影响他人对你的看法。
研究者让9个学生组成团队,坐在桌边,用笔记本电脑共同参与一个电脑游戏,但他们各自被分隔开,因此作出的决定都是匿名的。在每一轮,玩家需要决定是否给另一个指定的玩家一定数量的金钱,当玩家决定给另一个人金钱时,意味着两个玩家建立了合作。随着游戏继续,合作者将会变换,玩家会得到研究者提供的额外的信息——他的新伙伴过去做过什么决定,其他玩家对这个玩家的评价如何(比如是“慷慨的玩家”还是“令人讨厌的守财奴”),还有关于各个玩家的闲话流言。
研究结果显示,当玩家面对他们合作伙伴以前的决定记录(事实)及别的玩家对他们的评价(有时其实是研究者制造的流言),玩家会更注意流言,而不是过去的事实,关于一个玩家的坏话会比他过去慷慨的记录更能决定别人对他的看法。研究者分析认为,人们会不顾事实,按照别人的理解来调整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他们不愿意与众不同。
大蒜为何有益健康
人们一直宣扬大蒜有益健康,它能抗细菌、抗真菌,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等等,但实际上到现在科学家才具体地搞清楚大蒜为何有益健康,其中的机制竟与一种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硫化氢密切相关。
以前的很多研究主要针对大蒜本身富含的有益物质,人们以为其中的多硫化物是好的(众所周知的一种多硫化物被称为蒜素)。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新研究发现,相比于大蒜本身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直接作用,更重要的是,大蒜在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化学信使分子硫化氢,硫化氢在细胞中起重要作用,可松弛血管、增强血液流动,阻止血液形成凝块及氧化损伤。实验中,将蒜汁滴在血红细胞上,红细胞马上开始释放产生硫化氢;当将一段大鼠动脉放进含有有机多硫化物的溶液中,就会产生硫化氢,同时动脉血管开始扩张。
语言进化定律:越常用的词汇越稳定
英美科学家最近完成的对语言进化的两项研究都发现,词语的使用频率与进化速率之间存在定律一般的规律,使用频率越高的词汇越不容易发生变化。这一发现将有助于追溯语言历史、重建古代语言及预言词语的未来变化。
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者研究了印欧语系中100多种语言和方言中相通词汇的变化。他们首先确定过去6000年至10000年来这些语言中使用的200个基本词汇,然后运用一种统计技术方法来估算现代英语、西班牙语、俄语及希腊语中相应词语的使用频率。结果发现,在200个基本词汇中,那些最常用的词语,如“谁(who)”、“晚上(night)”、计数的词汇等,变化很慢,1万年来几乎没有大的变化,至今在不同的语言中发音几乎相同。与此同时,那些不那么常用的词汇,比如“脏(dirty)”、“转身(turn)”、“内脏(guts)”等,变化得更快,在不同的语言中发音也不同。这种词汇的形式变化速率可能是另一些最常用词汇的9倍。
哈佛大学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测量了英语动词过去式的变迁(规则变化为加后缀“ed”表示过去时态)。进化趋势是不规则动词越来越少,但相比起那些不常用动词,常用动词需要更长时间(10倍长的时间)才能变得规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