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编译 |
人为什么会走神?
人为什么会走神、做白日梦?其中的神经机制和心理原因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英美两国科学家合作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些相关的秘密。他们发现了一个与白日梦有关的大脑皮层网络,当人们不用集中精神进行特定工作时这一网络便活跃起来,仿佛这种自发的精神漫游是人脑默认设置的“屏幕保护”。
研究者让19位试验对象断断续续地完成一些简单的记忆任务,包括记住和排列字母顺序等,同时使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持续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发现,当他们在完成上一个任务、等待下一个任务的空闲时间里,意识便开始漫游,有一个涉及额上回、脑岛和颞叶部分区域的网络保持活跃,而这时试验对象都称自己在走神,在做白日梦。
当然,人们的多数白日梦并没有什么奇想,仅仅是在想今天还有什么事要做之类的。研究者称之为“无需外界刺激的自发思想或精神漫游”。
科学家猜测,在空闲时大脑通过白日梦的形式保持一定的活跃,这样一旦需要就可以立即投入工作、做出反应,这种状态有点像电脑的待机状态;还有一种可能是,这种自发的精神时间旅行可以帮助人们整合过去、现在和未来;当然,白日梦的产生也可能根本毫无理由,它带来的好处不是目的而是副产物。
泪水中发现新的脂类物质
泪液的成分其实非常复杂,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泪液包含三层结构,中间是水层,水被夹在胶质粘液和外层的脂类物质之间。
研究者从健康志愿者眼睑边缘的分泌腺那儿收集到油性物质,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分析其中的不同脂类成分,从中发现了一系列以前从未在泪液中发现的脂类物质,其中包括油酰胺——油酰胺最早是在大脑中发现的一种脂类,起着诱导睡眠作用,但油酰胺在泪液中起什么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可以肯定的是,人们眨眼时泪液中的油脂物质便会涂抹在眼球上,它可以“锁住水分”,帮助我们的眼睛保持湿润。当泪液中某种成分缺失时,便会导致相关的眼部疾病,如干眼症。
蝙蝠是比鸟更高超的飞行家
美国布朗大学的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是比鸟类和飞行昆虫更高明的飞行家,因为蝙蝠的翅膀有着更强的变形能力和可控性。
科学家在蝙蝠翅膀的关节点上设置反光标志,并通过高速三维摄像仔细研究蝙蝠的飞行动作。蝙蝠的翅膀中有两打以上的独立关节,可弯曲折叠的弹性薄膜覆盖其上。三维图像显示,它的翅膀随飞行速度、方向、身体位置和角度做着复杂的调整变化,因为能比鸟类翅膀做出更大范围的变形,蝙蝠能以更少的能量获得更大的升力。它能将翅膀折叠收拢得离身体更紧,因此阻力更小,还能在不到1/2翼展的距离之内完成180度的拐弯。它获得升力的机制也与鸟类和昆虫都有所不同,这些都可为制作更强的小型飞行器提供有益启示。
另外,科学家对蝙蝠这种高超的飞行能力怎么进化来的很感兴趣。以前人们通常假设蝙蝠是从某种能滑行的松鼠一类的动物进化而来,但研究者提出不同看法说,蝙蝠惊人的飞行能力与那些仅仅能滑翔的哺乳动物不可同日而语,也许它另有渊源。
前一篇: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