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写的科学稿子。科学是美丽的。
蚊子的夏日恋曲

夏日,蚊子的哼唱让人烦恼,但你要知道,那其实是它们在谈恋爱呢。
科学家知道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对于寻找伴侣很重要,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则搞清了蚊子用嗡嗡的振翅声谈恋爱的细节,并发现雌蚊子的触角感觉系统虽然相对简单,但它们堪称昆虫世界里最好的倾听者。
当两只蚊子相互靠近时,它们会相互协调改变振翅的嗡嗡声(振翅的频率最高可达到每秒600次),当嗡嗡声汇聚于同一频率时,它们便知道对方可能成为自己的爱侣;而当各自的嗡嗡声发生戏剧性转折、声调错开时,它们便知道对方是同性蚊子,它们将只是朋友关系,不可能生儿育女。
地球上大概共有3000种蚊子,研究者表示,不同种类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可能是不同的。
热血恐龙
恐龙是像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冷血,还是和我们一样是温血动物?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究指出,它们既可能是冷血的也可能是温血的,这取决于恐龙的体形大小。
生物体内共有的某些重要的生化反应的速度取决于体内温度,从这一点出发,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描述体温、代谢速率或生长速率、体重之间关联的公式,并发现这一公式从浮游生物到蓝鲸都适用。
他们用这个公式计算了8种恐龙的体温,体重小至12公斤,大至13吨。结果显示恐龙体形越大体温越高,小型恐龙的确像今天的爬行类,体温大概为25度,正好相当于当时恐龙生活环境的温度。但当恐龙变大,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的表面积)缩小,当体重超过600公斤之后,恐龙便不能有效散热,一个13吨重的迷惑龙(亦称“雷龙”)体温可达到41°C。
而体形最大的恐龙波塞东龙,体温可达到48°C,这已经是一个极限,体温再高的话便无法存活。
与蟋蟀玩电子游戏
你玩过“吃豆人”(Pac-Man)游戏吗?这是一款诞生于1980年的经典老游戏,多年来还在不断推出新版本,也许在下一个版本中,你就能与一只蟋蟀对战了。将活物引入电脑游戏,增加游戏的可能性和不可预测性,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在2006国际娱乐大会上威姆·范·鄂克提交论文,提出了一种让人与蟋蟀玩“吃豆人”游戏的设计方案,玩家操纵Pac-Man与鬼怪在迷宫中斗智斗勇,而游戏中的鬼怪由一只蟋蟀控制。
具体做法是制造一个模拟游戏场景的迷宫,把蟋蟀放在其中,通过摄像头和一套连接处理系统将蟋蟀的位置和动作投射于游戏中的鬼怪身上。之所以选择蟋蟀,是因为它个头小、活力足,而且可利用蟋蟀对震动的本能反应来实现玩家与鬼怪的互动:当附近有震动发生蟋蟀便会逃离,游戏中玩家操纵的“吃豆人”吃进一颗能量丸时,蟋蟀所在的迷宫便会发出一阵震动,鬼怪(蟋蟀)就会懂得逃跑。
气候变暖危及葡萄酒产业?
美国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美国酿酒葡萄生长基地面积缩小,并因此损害葡萄酒业的发展。
按照气候变化预测模型,随着温室效应导致的气温升高,美国人将失去约81%的酿酒葡萄种植园,其中大概50%的优质酿酒葡萄产地将不再适合葡萄生长。
气温升高对葡萄园的影响历史上曾有记载。2003年欧洲一波高温天气曾让西班牙的葡萄酒产量减少7900万加仑,当年意大利和德国的葡萄酒产量也都下降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