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区家长学校讲座 做一个为孩子终身幸福负责的家长

(2017-08-01 19:13:58)
分类: 教育日志

做一个为孩子终身幸福负责的家长

一、没有在为孩子负责吗?

很负责任 表现  为孩子经营饭菜   买用具  衣服 都是最好的     不让孩子劳动 学习   接送孩子 不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浅层次的负责任,这是爱,但是是自私的爱,狭隘的爱,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下一辈的感情的爱

可是真的需要付出的时候,又有很多家长退缩了。

1 接送学习特长,风雨无阻?

2 晚上孩子阅读,家长放下电视,放下手机,放下酒杯,回到孩子身边吗?

3 为了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吗?说话骂人 不注意整洁 追电视剧  孝敬老人 等等。“孩子偏食的故事”

另,负责任的家长,当孩子发生些问题,争执,全身心为孩子负责,必须把给孩子的面子挣回来。“两个孩子的争执”

二、怎样做是为了孩子终生幸福负责任呢?

幸福比“分数”重要  幸福也需要感受 “父亲开着面包车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冲进了河里”多大的悲哀。

“要有创造家庭快乐的能力,要有值得让孩子回忆快乐的事件”

幸福  有稳定收入 能自食其力 能养活父母  能照顾家人 能造福社会  能感受幸福  “人心不足”

所以,我觉得幸福比成就更重要。望子成龙,真成龙的不多。

给孩子的压力太多,对于分数敏感,慢慢把孩子的热情就磨没了。先是 取得好成绩,家长高兴—不能次次优秀,家长失望—孩子觉得自己不优秀,家长训斥—好吧,你说我是个啥就是个啥

让孩子有追求幸福的能力,最重要。处理好了,会是双赢的结局。

怎样做呢?

1 家长要学会学习,以身作则。家长这个支撑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合格的。因为需求特点不同。一岁以内,三岁以内,十二岁以内,二十岁以内等。

儿子看见爸爸和妈妈在编织背篓,问干什么,爸爸妈妈说爷爷和奶奶太老了,要背到山里去扔掉。因为太老了,光吃饭,不干活。儿子就说,你们别忘了回来的时候把背篓背回来,将来你们老了的时候,我们也把你们背到山上去扔掉。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的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根本特点,即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在家庭中,父母是不教而教,孩子是不学而学。故事反映的是儿童模仿学习的特点,儿童并不知道父母把爷爷奶奶背上山去扔掉有什么道德问题,他不是要教育父母,他是模仿父母。他说,那将来你们老了的时候我也把你们背上山去。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它是“是”还是“非”,他只是一种模仿。孩子还没有“高明”到用一种“智慧”的方法教育父母。

让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要学着做到。有责任感,有信念。父母经常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孩子的短处,一是比如总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自己小时候的吃苦精神,其实不是孩子没有吃苦精神,而是没有吃苦机会。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当时能吃苦,不是有吃苦精神,而是没有甜吃。现在孩子不愿吃苦,不是没有吃苦精神,而是没有苦吃。二是家长总是以自己成长的过程来评判孩子,但是,对于孩子仅限了解其言和行,并不知道他心里所想,没有走进孩子的心里,完全是靠猜测,去判断的,所以你觉得孩子不如你。榜样的作用最棒,唠叨说教的家长,最后孩子都不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发展的。

2 家长要标准明确,有始有终。

独生子女,溺爱的多。吃穿用总是最好的,自己不舍得,为孩子都舍得。“再穷不能穷孩子”。

一年级招生来看,表现出 散漫 缺乏纪律性 四十分钟授课坚持不下来,下课没有要求,单独完成作业能力差  自理能力差 一根铅笔都能玩儿一节课  缺乏关注能力 同学间不能友好相处

稍大一点儿的孩子家长有一部分开始走两个极端。一是依然溺爱,没有担当能力,不主动去锻炼。大老虎带小老虎,故意把猎物弄个半死,让小老虎撕咬,长大一点儿应该独立生活,把小老虎赶走。二是彻底放弃,无计可施。大了,成绩出现问题了,老师还总找,题也不会做了,那就是放弃吧。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盯着啊,上有老下有小。再不行就是打,棍棒下面出孝子,父子关系紧张,无法沟通。

出现种种情况都是有原因的。正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习惯在于培养,性格在于锻炼。天生的性格,有天生的成分,但是后天是可以影响的。

什么是习惯?《汉语大词典》里说,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研究发现,被截肢者需要21天才能接受失去肢体的实施,面部整容的人需要21天才能建立自信等,所以人们常说21天养成好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每天做50个仰卧起坐的习惯需要84天的练习才能形成,最复杂的行为甚至需要254天,平均来说一般习惯需要66天能够养成。所以,一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制定标准。强调,和孩子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从易到难。

1 起床时间

2 在家里吃早餐

3 上学 互道再见

4 放学先完成学习 再阅读 再休息(看会儿电视)

5 晚饭要和家人一起吃

6 晚饭后学习 阅读

7 自己洗袜子 内衣 刷牙 洗澡

8 9点半前休息,最晚不超过十点 休息前互道晚安

9 周六日 起床时间可稍微错后

10  整理屋子 协助做家务

11  除了辅导班 还要运动

12  自己单独住,要去看老人

达不到,怎么办?一是要坚持鼓励,在儿童阶段,鼓励是最好的管理方式。拒绝唠叨,拒绝呵斥,拒绝“警察抓小偷”似的管理。孩子玩儿手机——没有正事引着孩子。让其他事情的所得高于玩儿手机的快感。“王者荣耀毁掉了一代孩子”。“虎妈的故事”

围追堵截总不是最好的办法。“自主失去兴趣,并在应该建立兴趣的方面投入精力”

二是要惩戒。对孩子必须有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善的,不完整的。“你怎样溺爱孩子,社会就会怎样惩罚他”。在学校,老师的孩子,领导的孩子,从来没有不一样,绝对不会特殊对待,不劳而获。不要养成 孩子一闹,马上投降的习惯。他就会掌握这个好用的武器。刚过满月的孩子,知道抱着舒服,一哭一闹就抱着,每个能放下了。

标准怎样,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我说的是个大的方向。

3、家长要营造氛围,制造快乐。

1 自家里要制怒,不能随便发脾气,尤其和孩子发脾气。情绪平和的妈妈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2 要有制造快乐的能力,让家里洋溢欢声笑语。当我们老了,孩子能回忆起来的是什么,他们心里对我们还有什么样的记忆。

“熘肝尖”的故事。

3 不尖酸刻薄,用宽容和平和面对孩子和世界。刻薄的心态对待世界,世界就是灰色的。

做一个好家长不容易,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更不容易。我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家长,我的孩子也是一个很平常的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有期待,有向往,可以朝着某个目标去努力。祝愿大家都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家庭和睦,事事如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