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发阅读课程 实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2017-05-07 23:43:22)
分类: 教育日志

开发阅读课程 实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开发区第三小学成立于20119月。建校六年以来,学校全力构建书香校园,开发阅读课程,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为主渠道,激发师生读书热情,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高雅的审美情趣,彰显学校独特的文化品牌,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提高认识,精心谋划,全面构建书香校园建设体系

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我们要摆脱目光短浅的语言观和阅读观,我们用汉字书写的一切作品,它们不仅仅是工具,而首先是我们文化的传承,存在的家园,是我们栖息的大地,灵魂的家乡。在今天,我们对于阅读的重要性都不会怀疑,但是对于“读什么”和“怎么读”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明确读什么和怎么读更为重要,这是我们促进校园阅读不断走向科学化和精确化的前提。我们要实现阅读的文化属性,就要让读着深入到作品中,让孩子和老师、家长一起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路子,才能共同去追求文字中的大美大爱,才能不断润泽每个孩子的心灵,才能真正形成一代人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培养国人的阅读习惯,推动“全民阅读”的意义所在。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说起三小的阅读,不得不说学校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将朱永新老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为主要突破口,共读共写,共同生活。2012年在山东淄博新教育年会,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学校被正式确定为新教育实验学校,朱永新教授亲自为学校授牌。全市中小学开展“百、千、万读写工程”以来,我校在原有创建书香校园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要求,深化落实,在学生、教师、家庭三个层面推动阅读工作,使“百千万读写工程”与“新教育实验”有效的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研究,不断精确,逐步深化阅读的指导痕迹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智力背景”的概念,即“有效的阅读正确理解一个知识,需要学习者有三倍于这个知识的背景知识”。所以,儿童随意的散漫的没有引领的阅读是危险的,也是低效的。要想有效的扩充学生的智力背景,需要教师和父母用共读把最好的书籍带给孩子,并用共写以及主题探讨等方式引领学生的自主阅读。

在学校打造自身“幸福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将“阅读课程”始终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开发阅读课程,形成阅读体系是也成为三小教师在推动阅读中要追求的方向。

1、制定阅读书目,形成阶梯阅读。关于阅读书目我们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学校充分对比了新教育推荐书目和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让孩子在特定的年龄段读合适的童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六个学年十二个学期进行推荐必读书和选读书,每学期2本必读书。这些读物遵循了孩子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既考虑了书目推荐的阶段性,又考虑了选择的作品梯度。每个学期,我们还根据必读书的阅读情况,对学校必读书目进行调整,力求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做到程度适当,深浅适宜,有的放矢,量力而行。

2、推进毛虫与蝴蝶阶梯阅读课程。学校拟定了校本阅读书目,小学六年课内保底完成30本童书阅读,课外推荐70本图书阅读。学校规定每周每班2节阅读校本课程,具体为1-2年级每班每周两节绘本课,师生共读绘本、儿歌、童诗等,使孩子在生命的特定阶段吸收了最佳营养;同时用写绘的方式讲述自己完整的故事,《读写绘——指尖上的舞蹈》绘本评比活动给孩子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绘本故事层出不穷,让低年级孩子的阅读世界更精彩。3-6年级每周两节阅读课,教导处统一安排,逐步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课外阅读实践与评价体系。结合整本书共读,开展阅读导读课、方法指导课、阅读成果交流等读书活动。同时,指导学生学会作读书笔记、抄读书摘要、写读后感、画书目海报、演课本剧。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将收获记录下来,而且在书写中能将读、思、写、画、演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能走进书里去品味感悟,又能带着思考从书中走出来表达交流,让阅读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3、不断深化晨诵、午读、暮省课程。用晨诵开启黎明,用午读沉淀思想,用暮省涤荡心灵,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们已经坚持六年了。为了推进晨诵活动的开展,学校先后派语文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培训、学习、交流,并结合本校实际,探索总结了校本化的晨诵操作形式。为了让学生诵读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诗歌,我们自主编订了一至六年级校本教材《晨诵》。一、二年级编选内容以童谣、儿歌为主,琅琅上口,内容浅显、有趣,简单押韵,易于诵读。三至六年级精选国内外经典儿童诗、现代诗,并插入部分优秀古诗文。语文教师集体智慧制作课件,年级组内统一篇目,学生在穿越一首首经典童诗中开启一个崭新的黎明。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我们关注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倡导共读,让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每学期每个班级至少要师生共读两本书,让师生之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通过共读唤醒生命的美好与神奇。阅读是吸收,暮省是外化,是共读者相互间的交流。通过暮省,让学生用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新的儿童生活方式,强调的是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学生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找到了属于每一个人的明亮那方。

三、丰富内容,贴近实际,组织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阅读活动,使师生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到理想的栖息地。

1、设置校园读书节,让读书的孩子享受精神盛宴。每年的4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以此为契机,我校设置了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届。读书节集中一个月的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有隆重的开幕式、闭幕式活动;有师生精心准备的童话剧展演、读书成果汇报表演活动;有激动人心的“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表彰活动;有孩子们喜爱的图书跳蚤市场和图书漂流活动;与校外资源合作共同开展阅读活动,与五兴图书广场合作组织“校园图书超市”,与秦皇岛图书馆合作开展“星星姐姐讲绘本故事”。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式的活动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推向高潮,孩子们在这个节日里深深地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读书带来的成功。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展示评比活动。学校针对不同的表现内容,不同的展示形式,在不同的层面,开展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贯穿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针对学生的口才训练,由阅读中心牵头结合节日和主题开展低年级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演讲比赛;针对学生的读书资料,开展读写绘作品、读书手抄报、读书笔记、优秀书签、读后感等评比活动;针对学生阅读评价开展共读书检测、阅读之星评比活动;针对学生的古诗词诵读,开展古诗词闯关晋级比赛、年级诗词对抗赛等活动;针对班级阅读展示,开展课本剧、晨诵诗会等展示活动,评选书香班级;倡导亲子阅读,开展书香家庭评比展示等活动。

3、开放阅读,让孩子在时间上、空间上自由阅读。在三小校园,学生读书的场所是开放的,图书室全天向学生天放,可自由借阅;楼道图书角是开放的,可随读随取;班级图书角是开放的,由学生自主管理。在时间上,课前、课下、课外鼓励学生阅读,制订计划和标准要求孩子阅读;在阅读内容与形式上也是多样的,阅读书目采取必读与选读相结合,自由选择与“好书推荐”相结合,课内指导与课外自读相结合。开放的阅读模式,更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创新形式,师生共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书香校园建设基础在学生,关键在教师。教师的阅读,我们靠的是“三专”模式。“三专”是新教育实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模式,指的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

1、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对阅读有持续的热情,才不会停下自己业务思考的脚步。学校明确提出了“1234”读书要求,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读1本教育教学专著,不少于2篇读书感悟,参加不少于3次各层面读书活动,不少于4000字读书摘抄。同时开展共读活动,几年来,我们共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致教师》,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薛瑞平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管建刚的《一线教师》、新教育研究院的《缔造完美教室》、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每一本书的阅读都是一次心灵丰富的旅程,教师的专业观点找到了理论依据,找到了与教育名家“心有戚戚焉”的沟通。

2、专业写作是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观察、记录与反思。有人说“且思且行”的状态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好的状态。学校鼓励教师用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留住自己的教育记忆。目前学校5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创建自己的教育博客,罗耕平、李丽骎等一大批老师坚持写博客,记录有收获,有反思,有感动,这样的记录让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目标,让日常工作更有条理。学校每月都开展优秀随笔、优秀博客的评比,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3、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教师阅读群体的有效组织形式。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基于教研组、学科组或是其他形式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成立了探索“阅读校本课程”模式的研究小组,开发儿童绘本课“儿童读写绘”研究小组,他们充分利用专业共同体进行阅读交流。青年教师成立了“松竹书社”,开展读书沙龙,交流阅读的收获,用更宽松的要求,更高效的活动,“寻找尺码相同的人”,让大家互相温暖着、鼓励着共同成长。

在推动师生阅读的过程中,区教育局在资金、设备和活动中给予了引领、支持和帮助,为教师配发共读书目,组织区域阅读活动交流,为学校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书香校园创建为抓手,开发阅读课程,实施“百、千、万读写工程”,实现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使我校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办学特色,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行走在阅读的路上,落实市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向着明亮那方前行,用阅读去感受完美的教育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