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奈的真话

(2009-03-05 22:25:22)
标签:

真话

医疗

医务人员

通知家属

杂谈

分类: 直言快语

无奈的真话

—评《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

上网浏览博客,看到一篇题为《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的文章,读后引起我的思考。不知该文的作者是否医生,这些“真话”是自己的切身体会,还是对同道感受的汇集,总之给人的感觉是实际、实在、实用。在这一条条真话后,让人感受的是医疗行业风险的巨大,自我保护的重要及避免惹火烧身的无奈。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的今天,医疗行业正逐步演变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有调查表明,司机、警察、医生是当今最危险的职业。撇开单调的数据,看看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年都会发生医疗设备被砸、医务人员被打、医疗机构被告上法庭的事件,个中原因错综复杂,此种状况恐怕难于短期改变,因此,医生的自我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讲,读一读《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还是有所收获的。

在《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中,有些真话是医疗操作规范,是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的。如“提高诊治水平、严格遵守诊疗常规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住院部收治后再次详细问诊及查体,莫以门诊或其它医院为准,门诊诊断仅作参考”,“ 碰到危重病人,掌握以下步骤,有百利无一害:第一氧气,第二盐水,第三想上级!”“出现他科问题请有关科室会诊,并要求会诊大夫留详细会诊记录意见,并照执行,切勿班门弄斧”等。医疗规范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的经验,是无数教训换来的正确操作方法,在医务人员行医的过程中,只要认真执行各种操作规范,就可以大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有些真话是临床经验之谈,虽无不对,但话语读后让人感到不舒服。如“上级医师的指示一定照做,切记将其分析及医嘱纳入当天的病程记录。这是为推卸责任而采取的弃帅保车法”。执行三级查房制是医疗规范,不是为推卸责任而迫不得已采用的“弃帅保车法”。又如“该下病危下病危,该下病重下病重,然后让家属签字,若他死了,你有已通知家属的证据,若他侥幸活了,你更不会有事,那显示了你的本事。但死亡通知你不要乱签,上级和领导让你签的,要留下证据,必要时自己掏腰包复印留证据!因为这涉及到一些善后处理的法律知识。”根据病情下病重(危)通知书也是医疗的规范要求,不是推卸责任的护身符,也不是病人转危为安的功劳簿。

《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中有些真话不但不能实现医生的自我保护,反而容易陷入医疗纠纷的漩涡之中。如“勿向患者及家属过多解释病情,告知其病名及严重即可”,在倡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的今天,该给病人讲清楚的一定要不厌其烦讲清楚,并做好记录,否则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及家属就会以医生没有告知而追究你的责任。又如“门诊的诊断须谨慎,尽量全面但模糊,留回旋余地,如黄疸原因待查”,门诊由于就诊时间和检查项目受限,有些疑难病情可能难于一下确诊,下诊断可以稍含糊。但对通过问诊、体检加辅助检查完全可以确诊的情况,就应该客观准确下诊断,为治疗指明方向。如果诊断含含糊糊,模凌两可,在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就可能被病人告你治疗有误。

《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里的有些真话直接就是误人子弟,让人步入歧途。如“按治疗的要求书写病案,而不是按实际情况书写。如感染创口至少每日换药,其余可按其是几级手术,几级愈合分别对待,病案须如此记载,但实际你根本忘记了换药是另一回事”,你这不是要造假吗?又如“全科同事要团结,遇事一致对外,脸皮要厚。要象法庭上的律师一般,敢于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把豆腐说成是麦子做的”。科室团结要讲,但医德更要讲。遇事一致对外也不是不讲原则,不要脸皮。不要把自己沦为不讲道理的街上混混。

读罢《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全文,给人感觉的是医患关系的剑拔弩张;是行医过程的胆颤心惊;是防范风险的投机取巧(管他正当不正当),是被动保护自己的无奈。医患关系应该是最和谐的关系,因为医患双方战胜疾病的目标是一致的,诊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值得珍惜的过程,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医生没有做好,甚至把病人当作假想的“敌人”,时刻准备防范,这样的话,医患关系的和谐,医疗质量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医生也就无法享受祛病除疾,与病人一道战胜病魔的快乐了。

附: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3f0739660100cec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习 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