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规则与生命

(2008-11-26 21:45: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杏林随感

规则与生命规则与生命

                                          —医疗纠纷(6)

临晨5点多钟,天还未放亮,黑蒙蒙的夜景更添了一份压抑的气息。在一家大医院急救室,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不断传出,使人感到震颤和同情,不知是哪个家庭的成员又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一个小时前,一位30多岁的患者被家人送往这家医院急诊科就诊,当时病人四肢乏力,全身酸软,呼吸稍急促,不能行走。患者的妻子告诉接诊医生,患者有低血钾症病史,去年端午节也到这家医院急诊科看过。那次,医生立即给吊了补钾的水,水吊完后,他的病就好了,当天就回家了,希望医生快把补钾的药水吊上。接诊的医生看上去很年青,他要求先化验血钾,根据血钾情况再决定是否补钾。病人及家属反复要求先把钾补上,这位医生不置可否,坚持要看血钾化验结果再定。病人家属只好等开单、划价、缴费、跑化验室、等结果……在“漫长”的等待中,病人情况越来越差,呼吸变得急促,不停地叫喊心前区疼痛,表情万分痛苦,而医生护士在一边聊天,无动于衷。在患者妻子一再请求下,接诊医生才开了一盒氯化钾口服液(5)。患者妻子无法打开药液玻璃瓶,请护士帮忙,护士又是一脸的不乐意。这时接诊医生让患者妻子到医院外面去买桔子汁,告知氯化钾对胃有刺激,用桔子汁伴着喝效果更好。尽管患者妻子怀有身孕,行动不便,但还是三步并着两步去了。深更半夜敲了好几家的店门,才有一位好心的老板卖给了她。等患者妻子返回后,医生又让出去买一次性纸杯。等把纸杯买回来,已是凌晨445分左右。按照医生要求,患者妻子给丈夫喝了3支氯化钾,但他一喝下去就吐了。又过了几分钟,杨医生让再喝两支,但这位病人已经喝不下去了。
  510分,血钾化验结果出来,只有1.07mmol/l(正常值3.5—5.5 mmol/l),属于严重低血钾症。接诊医生做了核实确信无疑后,这才开始静脉补钾。但为时已晚,患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医疗纠纷发生后,双方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死者家属认为,值班医生对病人家属提出尽快抢救的要求置之不理,态度冷漠,延误抢救时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同样是这家医院,去年医生在化验结果出来前就采取静脉点滴抢救措施,病人很快转危为安。而这一次,家属再三告诉医生病人是低血钾症,医生却置之不理,延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医院要负责任。

医院则认为,接诊医生对患者的救治是及时的,未违反常规,该病人的低血钾症是致命的。医学文献记载,血钾低于1.2 mmol/l的尚未发现有抢救成功的先例,更何况该病人的血钾只有1.07 mmol/l。病人入院时的症状身体麻痹、肌肉无力、心率失常,有时高血钾症病人也有这样的症状,如果不经过化验,医生是不敢轻易为病人补钾的。因此,医生的诊治没有过错。病人是致命性低血钾症所致死亡,医院没有任何责任。

 

点评:该患者血钾非常低,确实是致命性的,但未必就不能救治。低血钾症的病人生命有危险,但救治并不复杂,尽快静脉点滴补钾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尤其是患者家属告知有“低血钾”病史,医生完全可以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先少量补钾,待化验结果出来后再确定总体补钾的剂量。作为医生仅仅从规则和技术上考虑没有过错是不够的,按“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如果一个医生机械地按照技术规程操作,那他永远成为不了一个好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