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至爱亲朋 |
给管姨“画像“
管姨是我在广东惠州打工时认识的忘年之交,她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一言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三年已过,我也早已返乡,但她的音容笑貌难于忘怀。我不会绘画,就用我那笨拙的笔,学习给管姨画一张”素描”吧。
管姨的身板是硬朗的;2003年,已经71岁高龄的她,在从社会医院正式退休十多年后,又来到民营医院打工,张罗着医政方方面面的工作。说话音如钟,走路快如风,让人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
管姨的面容是真诚的;一看到她,你就很容易自然联想到自己和蔼可亲的奶奶,体贴入微的母亲,就会感受到一种温暖。凡新来打工者,管姨总是自费请他(她)吃饭,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单位简况,使打工者陌生感骤然消失。我曾问她:你又不是老板,70多岁的人挣一点钱也不容易,何必请每一位新来的人呢?管姨笑着说;钱是身外之物,出门打工很难,我这个本地通,要尽地主之谊哟!
管姨的头脑是睿智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每天处理医院繁杂的事务,非一般常人能应付。因为她有多年从事文案的经验,有把打工事业当成自己事业的态度。她先后参加了惠州地方志、惠州人民医院院史等多种文史的编撰工作,还参加了惠州妇联的征文活动并获奖,这种大脑怎么会衰退呢?
管姨的眼神是坚毅的;管姨一生坎坷,小小年龄就一人独身在外,出身不好影响提干晋升,几位亲人的病逝更是雪上加霜……但这一切的一切,管姨都挺过来了。她常说:人生难免不碰上沟沟坎坎,迈过去就好了。明天的天气会更好。
管姨的胸部是挺拔的;工作50多年,眼不花,腰不弯,不媚俗、不盲从、不自大、不卑屈。遵循着做人就要堂堂正正,做事就要认认真真的原则,在她身上,时刻体现着一种人格力量。
管姨的笑声是灿烂的;在管姨打工的地方,不论老小,她都要别人叫她“管姨”。我说这不差辈份了吗?管姨爽朗的说:没关系,叫“管姨”我听起来亲切。工作中,常可以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和她在一起工作,你会感到更年青。
即是素描,难免粗糙;人物精髓,应在其中。
真实管姨的形象应该更丰富,只可惜我的笔太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