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拂麈”与“拂尘”

(2014-06-27 09:35:52)
标签:

军事

说“拂麈”与“拂尘”

有一种鹿类的动物叫“驼鹿”,也叫“麈”(zhǔ),俗称“四不像”,古人常用它的尾巴绑在一条细长的木棍上作为一种类似马尾松的驱虫、掸尘工具,名叫“麈尾”。许多古人于清谈时往往好执之在手,随而便相沿成习,成了名流们一种须臾不离的雅器。另外,道派还常常把它作为一种武器;而在道教的体系里,则更是把它当作道场中的一种法器。

“麈尾”,也叫“拂麈”。如陆绍珩《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作者有说是陈继儒)说:“诗用方言,岂是采风之子;谈邻徘语,恐贻拂麈之羞。”又说:“怪石为实友,名琴为和友……纸帐为素友,拂麈为静友。”但是,同是这样一种“东西”,历来更多的则把它叫做了“拂尘”。“尘”(其繁体为“塵”)与“麈”(其底下为“主”),二字的字形十分相似,有人说,“拂尘”很有可能是为“拂麈”之误。(按《汉语大词典》收有“拂尘”一词而未收“拂麈”)

在历来的文学作品里(特别是在诗词中),用“麈尾”或“拂尘”者多多,而用“拂麈(zhǔ)”者则极少,但即使极少还总是有啊。这里列举四例如下——

明王太初(汤显祖的好友)《白下与汤奉常义仍集家弟圭叔宅有作兼寄朱考功汝虞》(七律):“拂麈青山供客恨,披襟白眼傲风尘。”

俞兆曾《洞仙歌》:“任才人挥毫展彩,拂麈雄谈,移情问、江上暮春三月。”(见康熙刻本《通志堂集·附录》)

桃源浪子《感晋武、惠二帝间事》(七律):“拂麈垂天静宇尘,羊车过处晋宫春。”

王从仁《玄武》(学林出版社):“一阵清风吹来,白蚁娘手持拂麈、身背宝剑,腾云驾雾,来到了仙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