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有魔童 |

九月开学就从大少的书包里拿出厚厚一叠的各小学宣传册和开放日信息,幼升小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
对于我们这些并不是在这座城市出生长大的人来说,要弄清楚这套游戏规则就花了不少功夫,而且没有“世袭”的资本,有种枪响了,而我们还没有赶到出发点的感觉。
第一轮的各小学自行录取阶段就是“世袭”计分,明知我们没有可能在这一轮获得学位,但它的关键性一点儿则不弱,因为大部分学校都要求你三个阶段都把它填在首位才会给你最后的“叩门”面试机会。所以这一轮关系着后面的“电脑派位大抽奖”和“叩门”策略,既不能太热门,又不能毫无进取心得让人心有不甘……
我们列了张表,把附近三个校网排名前三的列上,逐一去开放日体验。有些传统名校传统得让人失望,有些后起之秀又有种暴发户的气质,有些很吸引你的又是热门中的热门,无论靠运气的抽奖还是看实力的叩门,估计我们俩大少都无法脱颖而出。虽然知道选学校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而不是父母的愿望或喜感,但要真的做到却很不容易。
因为第一阶段只可以报一所学校,而且就是你最后“叩门”的那所,我们考虑来考虑去,策略来策略去,最后选了一开始并没有在我们名单上的一所学校。由于跟大少的幼儿园是同一个办学团体,幼儿园家长会上,小学校长来做介绍,感觉很不错,一看排名,是本校网的4、5位,虽不是顶尖也是靠前,而且难得网上家长的口碑一致地好。
然后,为了让孩子和自己都去见识一下、锻炼一下,我们又选择了三所直资/私立学校申请,看看一个半钟的面试到底是个啥样子。很多私立学校的申请暑假就开始了,等到我们决定报私立看看时,大部分学校已截止申请,再加上路途的原因,剩下的选择很少,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纠结了,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