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好说话

(2017-06-18 09:04:58)
分类: 杂谈随感

最近跟娘亲怼上了,导火线是大少的尿床问题——在娘亲眼里这真是天大的事,每周两次带着去看医生;吃药时间不能相差一分一毫;每晚两次把大少从床上拉起上厕所……把自己和别人都搞得很累。万一某天大少还是尿床了,她必定在饭桌上数落良久……

医生跟我们的看法一致:其实医生在生理上能做的差不多了,可能还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尤其外婆作为主要照看人,有点过于紧张。

每次跟外婆说到这一点必定不欢而散:我真是做多错多,像你们都做耍手掌柜就最好!我老了,你现在真是看我不顺眼了,嫌我没本事了,幸亏我还不是真的没本事……

某次,我忍不住怼了回去:你也说我是这几年才嫌你的,你可是嫌了我30几年!30几年你都是说我这不好那不好的,你有说过我什么好吗?!尽管我在其他家长眼里可能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说起来真是挺有阴影的。我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采取的也是典型的打击式教育。我从小就被标签:长得不好看,不会做人,不会说话,在社会上混不开的,只能做做科研、不要跟人打交道,除了读书好点,简直没什么优点……到现在,我在社交方面都很不自信!阴影最大的就是大学毕业两三年时,娘亲的数落:心不灵手不巧嘴不甜,读书比人多,赚钱比人少,男朋友至今没着落!那时我连读书好的唯一优点都没有了!

当初来香港可说是一次蓄谋已久的离家出走——小时候知道自己离了父母活不下去,能够自立了就想逃得远远的!小时候努力读书的动力就是还能在阿妈眼里有一个优点啊!

后来见面少了,距离远了,关系有所缓和(是我心里的关系,直接的怼本来就少,因为害怕冲突,害怕娘亲伤心)。再后来,自己有了孩子更感觉到做父母的不容易,也有实际需要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孩子衣食起居上的分歧相对容易解决,但随着孩子长大,在教育上显现出来的分歧日益明显——打击式教育、强迫症这些我真的不希望发生在孩子身上。

但跟父母沟通真的很不容易,心平气和地刚开个头,对方可能就炸开了……然后可能就滑进了翻旧账的深渊,再然后只能妥协于agree to disagree……直到下一根导火线引爆……有时候觉得老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要他们改变观念几乎不可能,就这么算了吧。有时候又想:就像我们相信孩子的成长性一样,我们也要相信自己父母的成长性。有时想想他们经历的巨变,他们的成长性和适应性都是惊人的。我们也应该像对待孩子一样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爱。

我懂得所有的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日子。唯有希望自己在为人母为人女的路上,慢慢但积极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拖延心理学
后一篇:到处走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