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杂感 |
六月下旬幸多雨,仿佛一夜之间,社区附近马路中间的隔离带和两侧的地里便铺满了绿,不见了往日裸露的黄土。定睛细看,却是一种不知名的野草的天下:头挨着头,脸贴着脸,手拉着手,一簇簇,一团团,一丝不苟,铺衬过去;微风过处,满眼便是绿中泛着鹅黄的草尖上的水珠儿,似滴非滴,欲滴不滴,熠熠生光,仿佛在向你眨眼,示意,微笑。
周末的早上很晚才起床,到马路上去遛弯。北京人说的“遛弯”,就是南方的散步。其实,北京的马路都是一把尺子量出来的笔直,哪里能有什么弯?猛然间发现,昨天还是一片绿的地,一股脑儿地又恢复到了雨天前的光景:裸露的黄土地里,散布着棵棵孤零零、齐刷刷的小草,——在北京街头到处可见的一种草。
记得还是早春时,这些草就栽下了。栽种它们前,地里还是一片枯黄,在枯黄的草茬间点点鹅黄却悄悄地往外冒。没有几天,就见工人们荷锄而来。半天工夫枯草没了,再过几天,地上便是一排排整齐划一、新栽的小草。初夏的北京,多数时候是太阳的曝晒,中间也下过几场雨似的,喷水的龙头每天早上都会给地里浇上一阵水,地里总是湿漉漉的,然而那新栽的草仿佛忘记了生长一样,几个月下来,没有多少长进,黄土的裸露颜色始终那么扎眼。
现在又回到从前的景象了,瘦弱的小草成行成列,重新接受大自然和城市设计师的检阅。仿佛黄土地里不曾碧绿,仿佛空濛的雨季不曾来临,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然而,在静悄悄的夜晚,当城市所有的喧嚣褪去,一切都睡过去的时候,你放轻脚步,轻轻地走近这草坪,你一定可以听见什么。
那是什么声音?
那是野草在大地的子宫里胎动。
周末的早上很晚才起床,到马路上去遛弯。北京人说的“遛弯”,就是南方的散步。其实,北京的马路都是一把尺子量出来的笔直,哪里能有什么弯?猛然间发现,昨天还是一片绿的地,一股脑儿地又恢复到了雨天前的光景:裸露的黄土地里,散布着棵棵孤零零、齐刷刷的小草,——在北京街头到处可见的一种草。
记得还是早春时,这些草就栽下了。栽种它们前,地里还是一片枯黄,在枯黄的草茬间点点鹅黄却悄悄地往外冒。没有几天,就见工人们荷锄而来。半天工夫枯草没了,再过几天,地上便是一排排整齐划一、新栽的小草。初夏的北京,多数时候是太阳的曝晒,中间也下过几场雨似的,喷水的龙头每天早上都会给地里浇上一阵水,地里总是湿漉漉的,然而那新栽的草仿佛忘记了生长一样,几个月下来,没有多少长进,黄土的裸露颜色始终那么扎眼。
现在又回到从前的景象了,瘦弱的小草成行成列,重新接受大自然和城市设计师的检阅。仿佛黄土地里不曾碧绿,仿佛空濛的雨季不曾来临,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然而,在静悄悄的夜晚,当城市所有的喧嚣褪去,一切都睡过去的时候,你放轻脚步,轻轻地走近这草坪,你一定可以听见什么。
那是什么声音?
那是野草在大地的子宫里胎动。
后一篇:“质量威胁论”在威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