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杂感 |
不能不说央视牛。一个3·15,勾起地板多少恨和愁!昨天,和北京一位建材家居大佬聊起欧典的事情,他很是感慨:“央视也许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个玩笑就是媒体太不了解地板这个行业的操作模式了。其实,国内的地板有几家不是和欧典一样贴牌呢?生产厂家是一个,只不过是不同的品牌罢了。这在其它行业也十分普遍。”
地板行业甚至整个家居建材行业“谈欧色变”,可是瞧瞧我们的楼市呢?北京楼市有多少个“欧典”楼盘?
“百分之百的欧洲生活”、“地中海生活”、“欧洲原创生活秀”、“今天你欧了吗?”……此时此刻,有多少“欧”正在北京楼市同样上演同样的“故事”?考察这些楼盘,究竟有多少欧洲“血统”?即使是“纯正”的欧式建筑和社区,住进去大家就都“欧”了吗?明眼人一看都清楚,和“欧典”地板一样,开发商不过是利用大家崇洋为自己的腰包服务而已。其实住进去,大家还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面临的问题都是具体问题,建筑质量、物业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哪能拿“欧”当饭吃?
欧典靠欧赚大钱,央视给曝了,千夫所指,地板商不厚道;开发商靠“欧”赚了大钱,可是谁又来跟那么多的“欧典式”楼盘较真呢?相对于地板,楼盘可是大哥大了,也许意义更大。不过,也许没有必要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何苦来!
后一篇:被阉割的乡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