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来乱翻书NO.3

(2006-02-25 00:26:30)
分类: 闲来乱翻书
  老白53岁的时候,离开杭州回到东部洛阳。虽中间多次离开,但洛阳是老白一辈子的“终老乎其间”的所在。在洛中履道里田苏手里购得常侍杨凭的宅子。老白虽从杭州当官回来,但是手头却看紧,“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还以两匹马做补。看来老白的确是清官一个啊,比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真是没得法比。《洛下卜居》云,“未请中庶禄,且脱双骖易”,说的就是这档子事情。

  白居易对履道里宅的格局及其生活非常得意,《池上篇》序言云,“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闬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和今天北京人的风水观相反,老白的风水宝地不在西部或者北部,而是城之东南。但是,不知道洛阳城今天的风水格局是否和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时代一样?老白描述自己宅子的规模和格局:“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此外还“有桥有船”,亦有亭。爱水、爱竹是老白的天性,后来在长安的新昌宅也少不了这两眼物什。计算园子的大小,唐17亩约合今天的9000平方米了,纵横各近百米,可谓是相当大的园子了。可是老白似乎对宅子的大小还有点不满意呢,他自我安慰道:“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胃口真是很大。如果把这宅子放在北京,按照这个设计,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总价也大概要好几千万了。老白当初钱不够,外加两匹马,说明在当初,宅子的价格是可以用马的价值来尺度的,和今天比起来,恐怕也就相当于几万块钱罢了,真是便宜!

  履道里宅子对于老白最大的乐趣还在于他对故园的营造。《新唐书》白居易传记述他在“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池上篇》序言详细记述了他的营造:建池东粟廪、池北书库、池西琴亭、西平桥、中高桥,开环池路等,工程不可谓不繁复细致。此外,他还重修对宅居进行了修葺。《春葺新居》、《题新居呈王尹兼简府中三椽》、《重葺府西水亭院》、《府西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等诗皆有记述。70岁的时候,他还修建了新涧亭和新小滩,居此30载,可谓是修整营造30载。现代人在说起白居易的时候,都将其奉为诗坛巨擘,却疏于关注他还是一位营造巨匠。这一点在7年前他在庐山盖草堂的时候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就在杭州的时候他也筑堤捍湖浚井,造福于民,履道里宅则是他营造理念及实践的集大成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