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仓位于从云和过来大岭下,属于松阳县大东坝镇的石仓源山谷中,距县城25公里,其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几十幢清代大宅,是浙西南地区保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被称为浙西南建筑博物馆、“江南客乡”。“十里古宅,百里山道,为官阙氏,闽俗闽调,山溪跌宕,石桥花轿,妙哉石仓,依然三百年风貌”,这是石仓的真实写照。因地处山区,青山环绕,气候湿润,白墙黑瓦点缀山间宛如水墨浸染山水图卷,对外宣传又称“水墨石仓”。
      
古村大宅的主人阙氏家族列历代未有名卿巨公或鸿儒大贾,多以农耕为业的山民,自清乾隆嘉庆至今,历数陆续建造大宅18幢,如怀德堂、光裕堂等。均为徽派建筑、硬山顶,泥墙青瓦,内外门楼均有高昂的马头墙其间多装饰精致的人物、花卉、鸟兽等寓意吉祥砖雕,石雕、木雕及字画。
      
松阳人口十之三四系八闽移民,自明清之际迄今已三百余年,绝大多数闽籍移民早已与当地居民无异;唯石仓源一带山民仍操闽语循闽俗,建造大型组合式建筑群合族而居,即是一例,正如福建永定“启承楼”、“永隆昌”之类建筑群。近年来学术界在石仓发现了保留完整的明清土地契约、民间文书。石仓的土地契约可能是一个集中的村落群中保存契约文书最为齐备,数量最多、种类最多且记载最为清晰的村庄。现在村中专门修建了设计新颖的契约展览馆。
      
但毕竟石仓所处相对偏远,因此目前石仓在外界知道的并不多,名气也不大,并没有很多成名的古村那样高的人气。但恰恰这样反而如同用“水墨石仓”来形容一样,保留了那份中国传统文化的清淡和质朴,这真的非常难得。
      
从山上下来沿途都是村庄,路边不时有餐饮和农家乐住宿,看着有一定商业旅游的迹象,但也不知具体石仓古村在哪。跟着导航不久就看到路左右有一座漂亮的徽式院落大宅,路边有个小停车场,旁边形象石上刻着“石仓古民居”,就是这了。
      
还没进村,停车场一辆改装过的“吉姆尼”吸引了咱的眼球,这车号称世界上最小的专业级SUV,当年换车时一度让咱很是动心。这辆车的主人一定是个专业驴友,车上改装了多处器物架,很是吸引眼球。
      
村口的大礼堂,这也是很多大点的村子都有的建筑,多用于村民开会议室以及婚丧嫁娶宴席等用。不过像这样做成斜坡的还真不多见。
      
随让路边有游玩景点地图,但当时一是天气不好,另外时间也不是很早了,也没仔细去研究路线,以为也就是个不大的古村,看着哪有漂亮的老房子随便看看也就差不多了。停车场不远马路斜对面就有一座白墙黑瓦的大屋,背后是青翠的竹山掩映,很是上镜,正是网上看到最多的石仓图片之一。
      
忘了这座建筑叫什么名字,建筑经过了维修保护,居民已经搬出,一些房间堆满了杂物。没有了居民,也没什么家具陈列,空荡荡的显得缺少了生气。游人寥寥,但喜欢古建的人进入院中会立刻被众多年代久远的精美花窗及建筑雕刻木构件所吸引。这些古建老屋保存下来不容易,但如果空置反而会加速老化破损。所以这些历经岁月沧桑保存下的老东西现在赶上了国人回归传统重视文化的好时期,但如何能真正一直传承延续下去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