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川西大环线秘境之旅——D7石渠、松格玛尼石经城

标签:
旅游四川游记 |
分类: 2018年 |
松格玛尼石经城
根据藏文文献记载,石经城最早为一堆嘛呢石,和一个塔。约于公元10世纪,格萨尔的叔叔晁同在与霍尔人的大战中出卖了格萨尔的两员大将——军师阿柯西奔之子诺姆日达和甲察之弟容查玛勒,致使两人在恩德尔红山阵亡。为了表示忏悔和对战死亡灵的超度,晁同堆砌了嘛呢石堆和佛塔(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惩罚晁同,限他在七日之内建成嘛呢堆和塔),久之被风沙淹没(也有说是由于下陷后被风沙淹没)而不为人所知。数百年之后即18世纪,普康寺的创始人白玛仁钦因缘巧合发现了原嘛呢堆旧址,遂在此地四面立下四个堆垛,发心就地建立嘛呢城。后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今日之规模。根据这些口耳相传的历史,我们把石经城的历史以白玛仁钦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白玛仁钦以前的时期和白玛仁钦及其后的时期。








又经过雷达山垭口,这个垭口这回我们来回走了四趟。

天气好,路好车少,7点半从市区出发,快9点时到了虾扎,没有进镇直接从下面照片中旁边一条小路过桥下了省道。这条小路非常的差,全是各种坑,小车颠来蹦去好一会总算开上对面的一条新修的柏油路。这几年西部交通正在大力开展村村通工程,一路都能看到确实新修了很多不宽但毕竟是水泥或沥青的进村公路。上了新修的油路后又重新转向往刚才来时的方向,和S217省道并行了一会后从雷达山另一边的山谷一直往里开。







沿途看到往温波乡的路牌,司机还下车问了次路,他是三年前来的,有些路口他也有些忘了。


这一路处于一个开阔的山谷,地势较平坦,两边村庄也比较多。渐渐开近一座很高的山峰,根据前面做的功课,我隐隐感觉石经城应该在这座高山的背后方向,那不是还得翻很高的垭口吗??


沿途还看到几座规模较小的石经城。


公路沿着河谷一直延伸,天气不错,沿途是大片的河流、湿地、草原,说实在的风光确实非常美。看时间才9点多,司机看来对这一段比较熟,和我说就是这条路了,但还要2个多小时,估计中午11、12点能到。网上说藏族当地人很多对时间概念多不那么精准,我当时还想这路不是挺好吗,虽说攻略里说后面有一段30多公里土路,但不会要这么久吧,这样下午回石渠不是要三四点钟了,后来证明司机正确我错了。





远远看到前面的雪山,当时我有很强烈的预感,事后也证明我估计的大致没错,松格玛尼石经城就在那座雪山侧后的位置。





9:20到了一个路口。这个路口在很多网上游记照片中都看到,往右就是去石经城的必经路口长须干马乡(石渠有长沙贡马乡,长须干马乡,好像还有一个长沙干马乡我老被弄糊涂)。














又开了20分钟,9:40到了正在大搞建设的阿日扎乡,看到了石经城的路牌,显示还有35公里。这时我们都松了口气,35公里,再怎么开1个小时也差不多了。



阿日扎乡正在修桥修路,有一片很大的寺院,网上后来查是一个佛学院,镇子到不小也还算热闹,估计以后这里搞不好会成为去石经城的一个中转点。原来镇子右边有路往石经城,现在正在修桥,从镇子中绕了一下沿着山继续前行,没想到最后的这段路差点让我们崩溃。

照片中左前方山谷方向按我判断和司机印证确实那就是如果从宜牛乡过来就走那边,路要近50来公里,但司机说全是大石头,非常不好走。




这里看着在修一条很宽的大路,起码是省道级别的,很奇怪这边怎么会修这么宽的路,难道是为了开发石经城旅游吗。后来回来在网上看到一篇游记说修好后这是一条虾扎乡通往青海达日县的重要公路,是石渠县的重点工程。但眼前这段路因为这几日雨水已经是非常泥泞不堪,被工程车、大货车压过的地方形成一条条很深的沟渠,低的地方全是稀泥。我们正在找路,一辆当地的小夏利一往无前的冲了过去,结果冲到一般就陷住了。车上下来好几个小学生在那搬石头垫车。我们司机试着往前开了一段就发现托底打滑,根本过不去。当时司机开到这段路前试了几次还憋息了火,再看到前面这小车陷住了,不由说完了完了,今天看样子是过不去了。以我这老司机经验,五菱宏光这小车徒有SUV的样子,其实就是一以前的小微面,这路确实够呛。而且现在过去等会还要回来,加上晚上还要赶到甘孜时间确实没太多余地。可这千里迢迢来到这,特别是这么偏远的石渠来这就是想看石经城的,当时想难道就这么回去了吗,可不回去这确实也过不去呀,而且这烂泥路,下车推车都难。真正是难以取舍,纠结之时,后面来了一辆哈佛还是长城的SUV,只见它开足油门一路竟然冲了过去。我们司机看到有车过去了,正好顺着它的车辙印,加足了油门,竟然也歪歪扭扭的冲了过去,真是感谢老天,天无绝人之路呀。



过了这段,前面倒没再那么泥泞,但都是碎石路,路面非常不平,照片中根本看不出当时路烂的层度。这时司机说以前来路还没这么破,怪不得昨晚他家人听说他要来这都劝他不要来。

施工中的道路和原来的老路在一个山坡前分开,新的路还只有路基层,新路过河沿着右边山边往前,老路沿着左边山里往同一个方面走。我们沿着左边山腰老路一点一点往前挪,远远看着绕过一山又一山,司机都有些气馁。看着这路,大家都很是紧张,为了鼓励司机坚持下去我主动说今天这路确实没想到,费用我给你加点吧。因为原来700的价格是和旅馆老板说好的,一路也没和司机确认过,这时我一说他问老板和我们谈多少,我说700元。司机一听就说那肯定不够,这路起码要1300、1400,咱也干脆,说行,就1300。因为咱也开车多年,今天这样估计来回起码要开300来公里6、7个小时,虽然比平时贵了点但来都来了不在乎这点了,何况这路确实差过我们想象。事后想这个加钱的决定很是正确,因为最后还有一段路差点让我们今天再次功亏一篑,如果不是加钱估计当时司机说不去了咱都无话可说。

一路艰辛,但不得不说一路景色真是非常非常漂亮,可惜被车颠的很多时候根本对不准焦,何况看着司机在左挪右拐艰难前行咱也有点不好意思一直拍照,更不用说喊停车下去拍了。




10点50左右,两边山势逐渐平缓,导航显示离石经城只有几公里,按经验就在前面山坡下不远了。这时上山道路由刚才的碎石变成了红色的土路,中间还涉水过了一条小溪,但路面不是那么颠簸了。

爬上一个小山坡,看着前方远远山坡上有不少经幡,而且周边地形也和网上说的差不多,估计应该就快到了。可这时路中间出现一个被大车压的很大一个水坑,我们这小车一看根本就无法过去。而且两边草地看着平坦却有很多被鼹鼠挖出的坑洞,我们这小车轮子进去了也很难出来。当时想着真过不去了,但眼看石经城已经快到眼前,我当时都动了让车在这里等我们,我们步行过去的念头。不知是眼看着到了不甘心或者是咱刚加了钱或者两者皆有的缘故,司机竟然让我们坐好,他从旁边草地要冲过去,结果结果,果然没开多久就陷进了鼹鼠挖出的洞坑中。这时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大家下来推车吧,好在当时天气好没下雨,加上五菱宏光车也轻,两个大小伙子加上咱,前后推了陷,陷了推,十多米距离折腾了两三趟总算绕过了土坑回到了路上。这可是4000多米的高原呀,当时也真是给逼急了,老婆后来说当时我们推车时没拍照很是遗憾,可当时真没那心情了。




历尽艰辛,在绕过泥坑不远就看见远方山脚下有很大一片帐篷,虽然还没看到石经城,但攻略记录石经城就在这片帐篷旁边。路开到帐篷边又变得全是坑,这时司机似乎一下来了精神,驾车沿着一些车辙印绕过帐篷区域在草地上一口气开到了石经城边。










石经城被铁丝围栏围着,车辆都停在外面一个小门处。原来想在这里呆两个小时仔细感受下,但一路的紧张让大家对回去的路都多少有些担心,老婆连说赶紧看看早点走吧,回去还要开很久。这时看到和我们一起来的司机在俯身磕了几个长头后加入了转经的队伍,咱说既然来了,咱们那就抓紧时间也按藏区的规矩顺时针围着石经城绕三圈吧。






中午12点,我们在随着转经的人流围绕石经城绕城三圈后,既有艰辛后的满足又有些许不舍的离开返回。在这期间只有我们四人是外来的游客,其它都是来转经祈祷藏民。他们很多是老、中、小一家子就住在帐篷区里,一住就是很长时间,每天除了吃饭休息就是围绕着石经城转经祈祷,小孩就在路过的乡镇上学,刚才我们看到陷车的夏利搭载的估计就是住在这里上学的小孩。



沿途看到山岗上的羚羊。



再次翻越海子山






一路顺利翻过海子山,大家心情顿时放松,途径海子山下木日错观景台停车休息片刻。






再次过了海子山,此行后面应该都是铺装路面了,这时心情很是放松不少。

下午18:30左右再次经过了马尼干戈镇回到G317国道。317国道从马尼干戈往甘孜方向路况非常之好,前面是一路下坡,两边也是风景如画,但一路限速非常多,有几个地段连续限速20公里,还有连续的减速带。加上这一路车流和刚才S217省道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让侄子放慢车速,既确保安全也欣赏风景。





































原来以为马尼干戈到甘孜县城是一路下坡,但后来用手机看路线海拔没想到中间看到还有翻山。果然在晚上7点多天色将暗之时又翻过一个不知名的垭口,但路况很好。原来山顶就是甘孜正在建设的格萨尔机场,和亚丁及康定的机场一样,这三个机场都在4000多米的山头上,修建难度也可想而知。

晚上8点,在甘孜县城入口经过了检查站后顺利到达今晚预定的莲花酒店,竟然是现代简约风格,整装集成卫生间,很是现代,但是但是竟然还没装电梯,这高原拎着行李上四楼这滋味绝对酸爽。晚餐依旧是川菜,饭店墙上挂有两张藏地旅行线路图吸引了咱的注意,期间遇到一家西安过来的自驾游客,也是刚从稻城亚丁经理塘、新龙刚到甘孜。交流了一下他们竟然路过但没有去看措卡湖,给她们看了我们拍的照片后大呼错过,竟然准备明天再折返回去游览措卡湖。这长途旅行,如果不做功课看来确实不行,不由暗自得意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