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娱乐年代,熊霸天下的理由
(2008-07-07 22:47:57)
标签:
娱乐 |
分类: 红袖添香 |
娱乐年代,熊霸天下的理由
文/蝶衣君
终于看了《功夫熊猫》,是下载在电脑里看的,还是沾了十岁小女的光,这两天她放假在家,没事就折腾电脑,据说今天又是挂在网上一天,照这速度,估计没几个月,她的电脑技术要远胜菜鸟的我和孩子她爸。
看碟之前,总有些纳闷,瞧这片名,无论功夫还是熊猫,绝对国粹,想不明白是哪杆子和美国好莱坞搭上界的?剧情开始了五分钟,昏昏欲睡的我楞没能进入状态——西方版的小人物梦想成为行侠仗义、武功盖世的高手,醒来却是南柯一梦,老套得磨出一层耳茧,实在难以在短时间内调动起我审美疲劳的神经末端。
阿宝,穿着中国功夫衫的混血儿(一只蓝眼珠熊猫),Hip-hop粉墨登场。典型的底层小人物性格,缺乏教养,辨不清自己究竟该不该是鸭面条师的儿子,最后练就神功的动力只是对一只馒头的向往(甚至在与雪豹生死攸关的一决中)。故事似曾相识,与当年星爷版《功夫》有异曲同工之妙,却远没《功夫》来得精致(这里不再多费笔墨)。“小人物力争上游”,四处碰壁、自嘲自乐,类似的喜剧元素充斥整个剧情,让观众在享受着主人公一次次头破血流,阿Q式自我安慰中开怀大笑,并找到宽慰的理由,生活中有远比自己更落魄却修成正果的。
整个剧情,基本依赖的是中国元素,人物、服装、道具、甚至是精神理念等,遗憾的是远没有抵达中国文化的精粹,仅触及些皮毛而已。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剧情,某种意义上更符合美式快餐文化模式的需求。
不明白一些朋友看完了,大呼比中国版更中国版,也许是看厌了陈、张氏名导大场景、大制作、眼球式“巨片”,换下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口味,虽然有些洋泾浜,但总比假洋鬼子看上去要顺气多吧。
故事中有句台词蛮有哲理,“没有配方的配方,没有秘诀的秘诀”。的确,不管美国还是中国,坚信可以打败和战胜的,只有自己。而这,恐怕便是这只异域《功夫熊猫》,熊霸天下、票房居首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