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通警察』寻找侠义

(2007-11-05 23:12:09)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小城警事

寻找侠义

 

 

从《交通警察》剧评《纪实美学观照下的生活审美》“平民身上的侠义精神”所想起的——

在法制的社会下寻找侠义,无异于告诉大家,在当今这个社会,法制还很不健全。

 

匆匆看过《交通警察》几位专业人士的评点,提及从该剧看到了《平民身上的侠义精神》。

侠义是什么?何谓侠义精神?侠义的注解是指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比如侠义心肠、侠义行为。侠义精神是中国民间崇尚的一种人文精神,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司马公《史记·刺客列传》中的那些游侠,再到隋唐时期日臻成熟。它最初是墨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兼爱即对世人施以同样的关爱。非攻即行为的目的一定不能以攻击,对他人造成伤害为目的,即制造不公平、不合理的事件。

 

也许,编剧在塑造人物时初衷,便是想藉“侠义精神”这根绳,塑造侠客式的英雄人物——支队长张立伟。

只是奇怪的是,张立伟在得知老民警陈玉米被出租车司机徐有志设计陷害拿了两包三块钱的大参烟,(关于这段细节,因为那日正好值勤,错过了观看,只是事后从情节中了解到,如有误差,以剧情为正。)不得不按规定处罚陈玉米。这里不得不让我产生疑惑,如果为了两包几块钱的烟,便要处分,那现实生活中恐怕一半以上的交通警察都要下岗,谁没个开出租车的朋友,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是在纠违的同时,强拿强要,影响执法的公正,应该不能算为过吧。出租车司机就不能和交通警察做朋友了么?谁可以剥夺这样的权利?

作为支队长身份的张立伟,明知陈玉米被陷害,却揪住两包烟不放,处罚陈玉米;但他面对副支队长马国原走私车上牌这一显然触犯法律的行为时,却不闻不问,实在是让观者匪夷所思。(公正何在?)

接着,张立伟做出一个决定“要求全体警员记住徐有志的车号,帮助他成为全市第一台遵纪守法车,(此处疑问是,其他车难道就可以不遵纪守法了么?谁给的权利?剧中,编剧不惜笔墨,大为演绎了一番交通警察们轮番惩罚徐有志的剧情,甚至采取跟踪盯稍的非正常手段。以及大篇章地暴露所谓的“包线车”黑幕老实说,如此猖狂的“包线车”至少在俺们这个地方,没有听说过,也很难想象如何才能豢养成如此胆大妄为的行径——有马支队老婆包养了,司机便公然在警察面前掉头违章?好像张立伟上任时间也不算短了,如此恶劣的行为,非一日之寒能蹴就,难道不是渎职?让人不得不怀疑,编辑居心何在!)以平息内心对恶人的痛恨。张立伟的正义感来源于其内心善良的本性,他不想看到善良的人受到伤害,为此他要主持正义(主持正义就是用这样抄牌“通缉”整死的非公平公开公正方式么?难道这不是对徐有志的不公平待遇么?)。而到后来徐有志转变了态度,开始悔悟并为此付出了代价,张立伟又主动站出来帮助他,开着他的车在每一个岗口都走了一遍,以此转变交通民警对徐有志原有的恶劣印象(这段情节,因为这几天忙着工作,错过了。而这,只让人看到,张立伟身上狭隘的侠义精神,让法律为之蒙垢)。”(楷体引文摘自评论《平民身上的侠义精神》

剧情发展到这里陈玉米这里,我并没有看到不畏邪恶,主持正义的英雄,相反地,我只看到个人英雄主义的无限膨胀,我看到的是公正缺失,好人蒙难。

脱离现实地无限拔高人物,使得人物愈发地远离真实。这是《交通警察》致命的硬伤。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张立伟家中的巨大沙盘上,再工作狂的人,在家里摆上城市沙盘,总让人哑然。

首先,城市交通规划,是市政建设,这是政府一盘棋。交警部门职责是保安全、促畅通。张立伟纠住市政规划不放,显然是喧宾夺主,无视政府的个人英雄主义。

其次,利用夫妻之间的情感纠葛来替市政建设埋单,无论从道义上,还是法律上,都讲不过去。

为什么牺牲的就该是汽车厂?

若真想两全,完全可以用隧道的方式解决打通城市动脉的目的(这是市政建设规划的长远之计,远比拓道路等短期行为有意义多。)。关于这一点,南京市这一两年,做得相当成功,隧道大量地兴建,不仅大大缓和地面压力,也打通了城市交通诸多死结,如贯通玄武湖东西的隧道,将两点间距离缩减到最小。

忽然有的疑问,显然个人英雄主义的主人公,如何能带好一个优秀的团队?

 

我在另一篇影评《现实题材电视剧呼唤英雄气》的文字中,似乎看到了些编剧的身影。“每个社会都需要有自己伟大的人物,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来这样的人物。”

创造=杜撰?

这部电视剧的编剧试图用不断地故事自圆其说邪恶终会被侠义感化的故事,于是在这样一个皆大欢喜式的乌托邦中,我们看到的只是,苍白的剧情,以及编剧躲在幕后虚弱的内心,其实,他连自己都没能说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