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刘春

(2018-10-31 00:45:45)
标签:

诗歌

文化

图片

分类: 史(名人轶事)

诗人刘春

 

桂林一剑

http://s15/mw690/0018fgC0zy7ozZGdQOa4e&690
“刘春的刘”,是刘春众多的网名或者说笔名之一

 

  刘春是桂林诗人,也是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一位青年诗人。也许现在他的一只脚踩到了中年的边沿,但他出名的时候是一位纯粹的青年,所以我仍然喜欢称他为青年诗人。他也是一位有影响的诗评家,其三卷本的《一个人的诗歌史》在中国诗歌界(包括大陆,也包括台湾)影响很大、重印多次,深得诗歌界的认可。

 

  我和刘春是很多年的好朋友--当他还是青年诗人时便互相熟悉了,而且来往比较多。我之所以用“比较”而不用“非常”作修饰,是因为我得有一点自知之明,毕竟与他来往非常多的人很多,那是真的“非常多”。我之所以到不了与他来往“非常多”的程度,不是谈不来或者性格和不来的原因,而是我不喝酒,所以一般来说有应酬的场面我往往缺席。

 

  我比刘春要大一轮半吧,算是忘年交。这么多年来,一直感觉刘春保持着一颗难得的诗人的心。想起来,我年轻时也写过诗,现在也偶尔写几行,暂且不说自己写的诗是否有诗意,仅以心性来说,我得承认自己是少了很多诗人的心性的。这个判断,是从刘春身上读出来的。

 

  刘春也是场面上的人。一般来说,场面上的人少不了一些虚与委蛇的身段动作,但我在刘春身上看不到这些。这么多年,他不但一直坚持写诗、评诗,而且一直很热忱地推动诗歌界的活动,比如“桂林诗会”已经开展八年了(也许时间更长,我没有考据过)。这个“诗会”,由刘春一手操办,完全的民间行为,既没有政府的资助、也没有来自商界的赞助。据我所知,完全是他和其他的诗人朋友自掏腰包来举办。前些年好像是每个愿意的人交500元,用于会场租用、聚餐,以及外地诗人在桂林的食宿等费用。每一届,都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有名有影响的诗人。算下来,今年的“桂林诗会”又将开始了。我观察这个诗会活动也有很多年了。每一次,我都被这一帮真心热爱诗歌的朋友们所感动,尤其为刘春以自己的影响力和热忱推动这项活动而表示钦佩。

 

  上面这张照片,是本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在纸的时代书店举行的一个诗歌活动所拍。这个活动是由一所大学的师生们发起的,主题是“诗人在桂林-来自远方的声音”,请了两位诗人对话:一位是刘春,另一位是来自台湾的杨平。我对杨平和他的诗歌不了解,说不出什么。活动有个互动环节,可能是主持人经验不足,有几十秒的冷场,我赶紧要过话筒,算是救场,也算是逗乐,问了刘春一个问题:你是写诗早呢还是初恋早?这个问题其实一句话就可以带过去,没想到刘春很腼腆很老实地像学生考试写问答题一样,认真地回答了一遍。从这个回答本身,也折射了作为诗人的刘春,还保留着一颗单纯的诗人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