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明康表态意在坚定调控信心

(2011-10-20 13:10:44)
标签:

财经

刘明康

北京

房地产贷款

地方政府

分类: 日志

房地产绑架中国,这几乎是业界的共识。

理由简单,房价一旦大跌,经济硬着陆、银行亏损、地方财政危机,以及大量的企业和居民破产。

这是一幅看上去可怕的景象。

但是,刘明康的表态,证明政府似乎有底牌,那就是——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

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率,无论提高对象是谁,如果要按资排序,无疑是地方融资平台、央企、国企,大型民企,最后还是微小民企。

居民房贷排在哪里呢?目前不知道。理论上,一定排在国企之前。理由是,如果居民只有一套住宅,即使欠贷不还,亦不能将居民驱赶出屋。

所以,如果要提高对微小民企的坏账容忍率,意味着对所有贷款对象的容忍。这也意味着国家准备接受经济减速带来的坏账损失。

如果减速,企业盈利能力将剧跌。这就是股市下跌的原因。可是,更主要的是,如果国家允许银行坏账率提升,意味着银行一定惜贷,否则,他们就是下一个上屠场的笨蛋,就是猪。

刘明康的最新表态,无疑是高层最新的政策信号,即调控刚开始,房价下跌四成之前,无忧。

这句话的最新诠释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风险可控,因为国家会救助!(这是今天债市尤其是城投和杠杆债基上涨之因)。银行风险可控,因为坏账准备多!(可是,消耗坏账准备的过程,便是利润减少的过程)。影子银行风险,要防范!(准备打击逃跑奸商)。至于地产商,去死吧!

要知道,当下的全国房价指数还在同比持平,如果跌三四成,相信多数地产商是呜呼哀哉。

 

 

 

)——————————————————

 

 

刘明康: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房地产贷款风险总体可控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19日 20时20分   来源:新华社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刘诗平、苏雪燕)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9日在北京表示,当前人们普遍关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影子银行业务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以及民间融资活跃等问题。对于这些领域,总体风险是可控的。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多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平台等多种方式融资,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同时,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存在管理不规范不审慎、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也埋下了一些风险隐患。

    刘明康说,从去年至今,银监会按照“降旧控新”的精神,依据“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清理原则,推进平台贷款补正合同、追加有效抵质押物、增提拨备、提高资本占用成本,以有效降低风险。

    他说,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债务规模看,截至2010年末,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10.7万亿元,约相当于2010年GDP的26.9%,加上占GDP17%的中央财政国债余额和约占GDP6%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我国总体的公共部门债务率在50%左右,仍在60%的预警线以下,远低于发生债务危机的欧美国家。

    ——从债务结构看,10.7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中确有80%是银行的贷款,经过工作,大凡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能覆盖贷款本息的,均转为按正常商业贷款运作;剩下的仍按平台管理,不允许赖账,由平台对应的政府负责,配合债权行对相关债务补正合同和完善抵质押条件。

    ——从偿债条件看,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趋势未变,地方财政收入总体稳定,通过自身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从中长期来看,各级政府的偿债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地方政府支出所形成的大量权属有许多属于有效资产,具有一定的变现能力。

    “建立起大众看得到的清晰完整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并由此建立有市场约束的直接融资机制,这才是避免风险的根本办法。”刘明康说。

    房地产贷款总体风险可控

    刘明康说,近年来,银监会努力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从抑制投机和投资、增加供给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房地产贷款的总体风险水平。

    他说,最新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这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我国银行体系房地产信贷资产占比相对较低。截至2011年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包括土地储备贷款、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10.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9.8%。

    ——我国对银行业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控制有效,证券化产品数量极少,其他创新如集合信托与房地产贷款余额之比仅为4%左右,风险特征相对简单。

    ——从房地产贷款具体结构看,目前约98%的个人按揭贷款“贷款房价比”低于80%,按揭贷款平均“偿债收入比”为33%,超过1/2的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都是在2009年二季度房价重新高企之前发放的,开发贷款的平均押品比例达到189%,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

    “这些都表明我国房地产贷款总体风险可控。另外,到目前为止,包括农村信用机构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仍低于2%,不少地区继续呈下降趋势。”刘明康说。

    从严防范影子银行和民间融资相关风险

    近两年来,在我国社会资金流动性整体偏紧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矛盾催生了各类借道理财和所谓“创新”的影子银行活动,同时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

    对此,刘明康表示,银监会予以了高度关注:

    ——坚持直接监管为主、间接监管为辅,从机制和源头上打消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套利动机,防范风险传递。坚决清理规范银信合作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必须及时将银信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并计提相应拨备和资本;信托公司承担风险的,信托公司必须比照同商业银行相同的要求计提风险资本。坚持对资产证券化、回购以及其他表外业务加强审慎管理。

    ——坚持“隔离风险”、“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民间借贷。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之间设立严格的“防火墙”,严防风险向银行业体系转移。加强贷款新规执行力度,杜绝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坚决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行为,严防民间融资成为诈骗、洗钱、炒卖外汇等非法活动的“温床”。同时,探索按照市场规律疏导规范民间借贷,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

    ——坚持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截至2011年6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近10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9%,增速比全部贷款增速高9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13.40万亿元,占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5%,增速比全部贷款增速高9.9个百分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